从海军研究院某所研究员荆涛办公室向外眺望,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的人们,在人生道路上追寻着自己的梦想。
荆涛的梦想,藏在电脑屏幕上的代码里。
在荆涛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放着一本小册子,叫《围棋与国家》。
“围棋是一项充满魅力的智力游戏,规则简单,上手容易。”荆涛说,看似平和的棋局之下,总是蕴藏着胜负的奥秘。精确与模糊,虚无缥缈与锱铢必较,无数矛盾在黑白之间上演。
有人说,人生如棋。对荆涛来说,人生如棋还有更深一层意味——战场如棋。作为海军研究院作战仿真专家,荆涛大多数时间都在办公室里“枯坐”。
“‘仿真’这个词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就是下棋。”荆涛说,“把未来战争变成数据,在实验室里打一遍,这就是我的工作。”
模拟战场的难度远远超越棋局。一个好棋手需要在上百种选择中选中唯一正确的落点。而在作战仿真领域,荆涛需要将参战各方的兵力编成、武器系统、战术战法等信息转化成参数,并通过仿真系统模拟战争胜负。
到海军研究院工作前,荆涛曾在海军某基地任职。1989年,他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从事武器装备仿真工作。“到了部队就像回家一样”,荆涛说,“有种亲切感”。
从小,荆涛就是一名军事发烧友。在上学时,他最喜欢看的杂志是《航空知识》和《舰船知识》,常把喜欢的文章剪下来,做成合订本。
荆涛第一次接触作战仿真研究,还要追溯到1993年。那年,他考取了军事科学院军事运筹专业研究生。
“接触这一行,才知道它的难度。”荆涛告诉笔者,“研究作战仿真,要立足复杂情况,破解未知矛盾,把深藏的问题找出来,从算法中探寻制胜机理。”
在荆涛看来,对作战仿真最深的记忆是一次特殊任务——
那年,荆涛团队受命承担某重大军事演训任务的作战评估工作。以往,这样大型的演训至少需要半年时间进行信息搜集和情况汇总。可这次,上级给他们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
这个同事眼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荆涛这儿却成了“难得的机会”。
“过去我们觉得作战仿真是‘纸上谈兵’。”荆涛说,“今天的人民海军越来越强大,需要也必须学会运用仿真这一武器。”
白天主持几场专家研讨,晚上分析仿真结论、梳理关键问题……为了加快作战仿真事业前进的脚步,荆涛常常加班到深夜。
研究员杨正义说,荆涛每天都是走得最晚的那一位,同事们从他身上总能感觉到前行的动力。
疲惫的时候,荆涛会冲上一杯咖啡,再放上一段古典音乐。他还喜欢听鼓点,那不一样的节奏能让他时刻保持清醒。
调整改革后,荆涛团队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是从外单位选调进来的。水面舰艇专业、舰载机专业、导弹装备专业……新补充进来的人员专业五花八门。
在荆涛的建议下,一场场模拟仿真作战在实验室打响。他们给这次实验取名“战演”——意为“未来海战的预演”。
在“战演”的磨炼中,他们打破过去不同领域之间的隔阂,使这些专业慢慢融合。研究员夏青峰对荆涛的一个理念感触颇深:“只有专业联合起来,战场才能立体起来。”
闲暇时,荆涛会带着儿子出去跑步。不谈工作的荆涛话并不多,父子俩总是一前一后。儿子慢慢跟在父亲身后,看着他的背影。
儿子知道父亲年少时最喜欢飞机。一次,儿子问荆涛,如果再选一回,是不是更愿意去研究飞机。
荆涛笑着答:人生如棋,落子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