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战场如赛场,赛场如战场。一个“如”字把两个领域捆绑在一起,意在相互说明对抗竞争的激烈和残酷程度。
其实,仔细想想,赛场与战场更有许多不“如”之处。赛场上获得第一名当然难能可贵,但亚军、季军乃至以后的名次也不是一无所得,而自古战场无亚军,战场上一旦打输了,则前功尽弃。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战争历来是赢者站立、输者躺下,历来为先者先得、胜者全得,达不到第一、做不到最好就意味着一失万无。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那些高明的指挥员在装备调遣、战术调度上无不慎重初战,力求先声夺人、先机制敌。1862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南方军队首次运用铁甲“怪船”进行海战,使北方军队的木帆船乱作一团;1939年,德军将“闪击战”首次运用到战场,使波兰军队瞬间崩溃;1941年,日本海军首次运用舰载机实施远距离攻击,偷袭珍珠港行动震惊世界;1991年的海湾战争,多国部队的精确制导导弹、隐形飞机使作战效能大大提升。尽管那些受攻击对象后来努力反击,但最初造成的危害已无法弥补。
有专家断言,伴随着新技术的加速发展,那些改变物理规则、超越常人思维的新概念,可能就是超级推动力。从现实看,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创新运用,已跳跃式地实现了过去无法想象的事情,也使得快者愈快、慢者愈慢的“丛林法则”更加凸显。然而,在追赶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时代潮流中,不能不说依然存在着有先有后、有巧有拙的现象。巧者,能在扬弃中独具慧眼,抓住关键技术,以较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拙者,则可能于邯郸学步之后自我失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却不能达到“人有我新、人新我特”。
正所谓“换个方向,你便是第一”。革命战争年代,我军的两条腿常常赛过敌人的四个轮子,并不是因为汽车没有人跑得快,而是汽车运动受道路限制,人却能发挥创造性、能动性,翻越崇山峻岭、在没有路的地方蹚出一条路来。当今,我军在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转向“并跑”甚至“领跑”,但无论什么时候,挺进时代前沿、打造特色优势永远都是我们的制胜法宝,实施非对称作战、非对称建设永远都是我们的不二选择。在以往的战争实践中,我军正是靠着这套理论特质战胜各个对手,它启示我们:凡胜战之师,都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击败敌人。
“不求最好,但求更好”,我们常常如是说。这作为一种自我完善、自我激励,值得提倡,但到了生死战场上,与对手比拼起来,只能是“既求更好,更求最好”。体育精神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而打赢精神追求的必须是最高、最快、最强。因为只有拥有最好最独特的东西,才能在与对手的战场对抗中赢得最理想的战果。
(作者单位:陆军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