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园,问天阁。
出征在即,人们的目光再次汇聚东风航天城。
2021年6月17日6时30分许,3个身穿乳白色航天服的身影,迈着稳健的步伐,依次走出问天阁。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走过这条出征路,正式向中国空间站进发。
这一幕如此熟悉——
2003年那个秋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壮阔序幕由此拉开。航天员杨利伟从这里出发,将华夏儿女千年的飞天梦想变为现实。
一个个脚印连缀,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一步步跨越。神舟十二号任务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3名航天员由此启程,即将飞向空间站,飞向崭新的中国“太空家园”。
这是指令长聂海胜的第三次出征——
2005年的神舟六号,2013年的神舟十号,聂海胜两次沿着这条路迈向太空之旅。8年后的今天他第3次启程,目光依旧自信,身姿依旧挺拔。
这是航天员刘伯明的第二次出征——
2008年,刘伯明沿着这条路走上神舟七号,与两名战友协同配合,实现了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时隔13年,他再次出征太空。
这是航天员汤洪波的第一次出征——
自2010年被选拔为第二批航天员,汤洪波等待了11年。看着同批航天员一个个飞上太空、实现梦想,他满怀憧憬,时刻准备着。今天,他也踏上了这条梦想之路。
第三次,第二次,第一次,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生生不息的见证,昭示着接续传承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3、2、1,这个熟悉的声音,是发射场指挥大厅的倒计时读秒。
3、2、1,这个稳健的节奏,是中国航天接力传承的华彩乐章。
3、2、1,这串激动人心的数字,是航天员飞天的加速度,也是中国航天的加速度,更是中华民族在新长征路上迈向全面复兴的加速度。
此刻,晨曦中,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正在发射塔架上静待出征。
长征——90多年前,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用坚强不屈的脚步创造了这个壮丽的名词;今天,“长征”已成为我国系列运载火箭的标志性名称,一代代航天人踏上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新长征。
神舟——100年前,中国共产党乘着南湖上一艘红船,载着梦想,驶向新中国;今天,红船的历史血脉已流淌入新时代的“神舟”。飞天路,复兴路,神舟飞船在新征途上加速前进。
6时30分许,随着指令长聂海胜的口令,3名航天员一字排开,立正,敬礼!
“总指挥长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聂海胜!”“航天员刘伯明!”“航天员汤洪波!”
“出发!”圆梦园广场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李尚福发出铿锵有力的命令。
“是!”随着整齐而洪亮的回答,3名航天员郑重敬礼。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在《歌唱祖国》雄壮的歌声中,航天员们向人们挥手致意,随后登车向发射场出发。
“祖国万岁!”
道路两旁,挥舞的五星红旗连成一片红色海洋。此刻,距离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仅有13天。在举国欢庆的盛典前夕,3名航天员,以及神舟十二号任务背后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工作人员期待着用这次出征为祖国献礼。
“祖国万岁!”
此刻,在家中观看直播的铁道车辆工程师朱银平在心中默念。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任务,20多年来,他将一枚枚火箭、一艘艘飞船从铁路上精心稳妥地转运移交至发射场。“一路走来,我见证了载人航天事业发展腾飞的每一个重要时刻。”目送着屏幕上航天员出征的脚步,朱银平自豪又充满期待。
“祖国万岁!”
发射架1公里之外,正在直升机中待命的李占山如此感怀。作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搜救大队的一名技师,他从神舟一号开始便参与返回舱的搜救任务。今天,是他第一次有机会现场见证火箭发射的瞬间。李占山说:“我们的党和国家越来越强大,中国航天事业明天会更好!”
“祖国万岁!”
飞天之时,恰是建党百年之际。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聂海胜充满自豪地说:“我是一名航天员,也是一名有着将近35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用亲身经历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越飞越高,越走越远。时代推着他们向前奔跑,祖国托着他们飞向太空。
刘伯明知道,航天员飞天背后,有庞大的航天系统作依托。面对空间站任务中的出舱活动,他信心满怀:“身着我国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服,我们会完成好每一次出舱任务。”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奔向充满挑战的太空,汤洪波对这段旅程无比期待:“我们一定会乘组一心、团结协作,建造好‘太空家园’。”
很快,出征车队抵达发射场。3名航天员走进电梯,登上发射塔架,进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
9时22分,阳光洒在戈壁滩上,长征二号F遥十二火箭拖着灼目的尾焰拔地而起,载着神舟十二号飞船与3名航天员飞向太空。
托举他们的,是广阔的神州大地;等待他们的,是崭新的“太空家园”。
(本报酒泉6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