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铁心跟党走,一步不掉队”

——访96岁老八路董子胜


■于安丰 管水锁 本报记者 安普忠

“一生为党扛枪,永远听党指挥。”初夏,山东省军区威海离职干部休养所党日活动现场,96岁老八路、离休老干部董子胜挥毫写下了12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这是他一生铁心向党的写照。

“我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铁心跟党走,一步不掉队!”虽已高龄,但董老的话依然铿锵有力。

“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故事广为人知,但了解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第二次挺进大别山的人并不多。”董老最难忘、最自豪的是,当年刚入党便参加了千里支援大别山的战斗。

1947年,为缓解刘邓大军后勤补给压力,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派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携带物资南下驰援,巩固大别山根据地。

“入党2个多月就接受这个光荣任务,我心里很激动,恨不得马上投入战斗!”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董老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想到自己能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参加战斗,我感到无比光荣,立即向党组织递交了请战书,热切期盼着部队早日出发。”

1947年10月,部队接收了党中央调拨过来的大批物资,踏上南下的征途。

“我们每个人背着两条干粮袋,还想方设法多装粮食。当时的想法是,尽可能多地携带给养物资,尽早送到大别山去。”11月9日,部队到达国民党第5军严密封锁下的陇海铁路。战斗在夜晚打响,国民党部队用炮火进行封锁,不断地打照明弹,铁路线上如同白昼。

“战友们打得都很英勇,一些同志不幸中弹牺牲,后续跟进的战友就背起他们身上的物资继续前进。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拼了命也要把物资送进大别山!”讲起那段往事,董老几度哽咽。

一路上,董子胜跟着部队先后参加大大小小10多次战斗,终于在11月27日进入大别山地区,完成了党中央、中央军委交给的任务。

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董子胜和战友们又接到命令:就地转入战斗,与野战军内外线配合粉碎国民党部队围剿计划,攻占新野县城。

“一接到命令,我就报名参加党员突击队。一夜急行军,很多人和我一样脚底磨出了血,但没有一个人叫苦掉队。”董老回忆说,当时的路都是沙石路,很多人鞋底都磨掉了,大家只好光着脚跑,终于在天亮前赶到新野县城。

董老说:“这些疤痕是在桐柏山区留下的。那时战斗环境艰苦,我浑身长满疥疮,身体非常虚弱,部队要转战,组织决定把我留在根据地休养。我一听急了,反复恳求领导,最后组织批准我‘拽着马尾巴走’。”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就这样,董子胜一路拽着马尾巴,跟着队伍前进,始终没掉队。

“现在年纪大啦,不能像当年那样拿起枪冲锋陷阵了,但我始终铁心跟党走,一步不掉队!”董老坚定地说。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和老伴向干休所党委交纳了1.5万元特殊党费,支援抗击疫情。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