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学成归来缘何三度“遇冷”


■本报记者 韩 成 通讯员 刘镕宇

“检查行程开关,可以查看接头处叉针是否抵触不实……”5月下旬,第72集团军某旅综合训练场上,修理一连中士郭坤正在向官兵们讲解装备故障的处置方法。谁能想到,“科班”出身的他,也曾有过一段坐“冷板凳”的经历。

去年9月,郭坤从士官学校装备修理专业学成归来,机关考虑其所学专业,将他从原来的榴炮一连转岗到修理一连。

郭坤报到时,连队正展开武器装备阶段性保养,他当即主动请缨,准备大展拳脚。不承想,连长高龙涛并未给他安排具体的任务,而是让他先向老士官王班长“学习学习”。“刚从学校毕业就直接上岗,怕他不熟悉单位实际情况,也怕别的战士有意见。”谈及此事,高龙涛坦言心中顾虑。

对此,郭坤虽有失落,但听从安排。他找到王班长请领任务,却再次碰壁。“检修线路比较复杂,你先去帮李班长做些基础工作。”在王班长看来,一方面,郭坤离开单位已有两年之久,对部队新式装备不够了解;另一方面,他们此前并不熟悉,自己对于郭坤的能力“不托底”。

无奈找到同年兵李班长,郭坤提出帮忙拆卸发动机舱外壳。这次被婉拒时,他已经不再感到意外。在个别同年兵眼中,郭坤这类去院校学习的战友,比待在基层摸爬滚打的自己要“舒服”,不免对他们有几分看法。

“学成归来”的头衔似乎变成了一种负担。郭坤心中有委屈、有郁闷,但更多的是不解:学习提升难道有错?自己的战位到底在哪里?

指导员艾宏杰察觉到了郭坤的低落情绪。了解情况后,艾宏杰感到这并非个例,近几年士官学员、技术学兵毕业后刚回到基层,有的确实会遇到类似情况。是因为一些基层官兵的固有“偏见”,还是士官学员自身存在“问题”?就此,艾宏杰展开调查。

调研中,有官兵反映:“纸上谈兵多、实际经验少,让人不敢放心”“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小事做起”……面对质疑,同样从士官学校毕业的张恒源态度真诚:“院校教学知识面广、系统性强,我们上学前也经历过基层连队生活训练,希望大家能给我们一个展示的平台。”

“要客观公正地认识人才,有的放矢地使用人才。”很快,一份关于基层如何更好识人用人的建议上报机关。该旅党委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教育引导营连一线带兵人打破思维定式,转变观念大胆用人。

他们建立专业能力考核评审机制,组织士官学员、技术学兵等人员进行岗前任职培训,通过评分考核的方式检验其能力素质,在基层树起“实力为先、素质立身”的鲜明导向。此外,他们还定期开展“兵兵互赞”活动,引导官兵增进相互了解,消除偏见。

在最近一次阶段性考核中,郭坤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一举夺魁,赢得了全连官兵的认可。如今,与他同批毕业的士官学员当中,已有不少人当上了本专业的首席教练员。

编余小议

重在让学历与能力画等号

■徐 雯

个别单位士官学员、技术学兵在基层一度“遇冷”,从表面上看,是文中提到的一线带兵人囿于固有思维不敢放手重用,或者身边战友出于种种原因对他们心存顾虑。但深入思考,这两种情况仍然只是现象,形成这种固有思维和偏见的根本原因,其实还不排除个别官兵在院校学到的东西与基层实际存在脱节。

军队院校作为部队培养人才的沃土,应该源于部队、高于部队、用于部队。然而,个别官兵在院校进修时,尽管学到了相关知识,掌握了相关理论,却不注重学用结合,这就容易出现纸上谈兵、眼高手低等问题。时间长了,这种现象多了,基层官兵对士官学员、技术学兵难免会产生看法。

因此,在强调基层单位要给予士官学员、技术学兵足够成长空间和展示舞台的同时,也应注重强化军队院校教为战、学为战、研为战思想。只有一切工作都聚焦打仗、聚焦部队所需,让官兵所学与战场需求精准对接,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历与能力之间的差距。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