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急难险重任务越能历练过人的胆识,越是举足轻重的工作越能锻造过硬的担当
前段时间,某旅召开干部命令宣布大会,一名能力素质较强的同志被组织调整到一个重要岗位,委以重任。这本来没什么,但会后大家如出一辙的评价却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意料之中,非他莫属!”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非他莫属”这简单的四个字,体现出组织在选人用人上的公平公正、令人信服,也反映出当事人过硬的能力素质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同时也再次印证了那句老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非他莫属”的能力从哪里来?不是坐井观天看来的,也不是心猿意马想来的,更不是守株待兔等来的,只能从浩如烟海的书本中原原本本去学,在热火朝天的训练场上扎扎实实去练,于急难险重的大项任务中反反复复去干,就如一句话所说,“做有心人,干困难事,立大格局”。
当然,“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意味着对工作要投入更多的心思、耗费更多的精力,有时甚至要加班加点,牺牲一些个人利益,但我们要知道,越是急难险重任务越能历练过人的胆识,越是举足轻重的工作越能锻造过硬的担当。
很多战友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当年“一个车皮”参军入伍的战友、“一纸命令”毕业分配的同学,到部队后没几年就慢慢拉开了差距。有的军事素质提升了,成为叫得响的训练标兵、技术能手,甚至代表单位参加上级比武,摘金夺银,立功受奖;有的文化素养提高了,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成了单位的“理论学习之星”“政治教育骨干”;有的工作能力提高了,无论在机关还是基层,都是独当一面的主力干将、行家里手。相反,有些同志进步却不明显,甚至还在原地踏步。同样的起点,同样的环境,为何差距越拉越大?
对此,有人可能会说,不是我的问题,是领导没给表现的机会,是组织没给锻炼的平台。果真如此吗?现实中,那些动辄抱怨“怀才不遇”的人,他们有的眼高手低、放不下身段,容易的不想干,复杂的一时半会又干不了;有的不愿吃苦,扑不下身子,一有任务就靠边站,一见重活就往后躲;还有的不愿吃亏、经不住考验,一受委屈就喋喋不休、耿耿于怀,一遇挫折就愤愤不平、怨天尤人。最终的结果就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只见军龄增长、不见能力增长,蹉跎了岁月,虚掷了光阴。
反观群众认为“非他莫属”的那名战友,入伍后,无论是在机关担任作训参谋,还是在分队担任主官,都不辞劳苦、竭尽全力,主动向书本学,向身边战友学,对于上级安排的任务从来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很多时候还主动要任务、揽活干。正是这种谦虚的学习态度、满格的工作状态、积极的拼搏姿态,使他的学识日渐厚实、能力快速提升,自然很快就在同批毕业的军校同学中脱颖而出。
“珍惜机会,才能把握机会;胜任岗位,才会拥有岗位。”在军营这座“大熔炉”里,有许许多多像那名“非他莫属”的战友一样珍惜岗位、珍惜锻炼机会的好干部好战士。我们应当向他们学习,孜孜不倦、如饥似渴地加强学习,脚踏实地、真刀真枪地抓好训练,主动作为、勇挑重担,不断在基层沃土中磨砺意志、增长才干,让青春在磨砺中出彩,让人生在奋斗中升华。具备了干好工作、胜任岗位的能力素质,以过硬作风干出了实绩,群众才会有“非他莫属”的认可,组织才会下定“非他莫属”的决心。
(作者单位:73047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