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杜荀鹤在《泾溪》中写道:“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阐释了一个辩证而深刻的人生哲理:行至险要之处,人们往往能够注意力高度集中,小心谨慎;越是平流无险的地方,越容易疏忽放松,麻痹大意。这启示我们,无论对于个人来说,还是对于一个政党、一支军队来说,“平流无石处”更应强化忧患意识,常怀惕厉之心。
很多风险都是潜在的,很多问题都处于萌芽状态,不会因为你看不到它或者不去想它就不存在。正所谓“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如果被一时的成就或者表面的平静所迷惑,沉溺于暂时的安逸稳定中,忽视潜在的风险隐患,就可能会陷入危机而不能自拔。“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从最坏处准备,做最大的努力,才能争取最好的结果。在这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广大党员更不能安于现状,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拼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如此才能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中国共产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从党的历史来看,我们党十分注重居安思危,强化忧患意识。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有所预见地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同时提出“两个务必”及时给全党打预防针,为全党抵御“糖衣炮弹”攻击提供了有力武器。历史告诫我们,一个政党如果躺在功劳簿上怡然自得,看不到风险和挑战,必将付出沉重代价。只有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对军队来说,忘战必危、怠战必败,忧患意识、惕厉之心更是必不可少。战争往往发生在人们没有预先想到、缺少警惕防备的时刻。如果精神上有所放松,战备上疏于防范,战争来临时就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一支军队只有时刻做好战争的准备,始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才能不惧战争的威胁。因此,作为一名军人,绝不能有“歇歇脚”的想法,沉湎于舒适安逸的环境,而应当始终强化备战意识,心里时刻装着敌情,眼睛时刻盯着对手,脑子时刻想着打仗,把练兵备战抓得紧而又紧、实而又实;必须时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戒备状态,做到“每一天都全副披挂,每一刻都整装待发”,才能确保一旦有事就能上得去、打得赢。
(作者单位:66322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