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俯瞰神州大地,一幅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画卷徐徐铺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交出了可圈可点的绿色答卷。实践充分证明,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坚实基础。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摈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加快转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把发展的基点放到创新上来,让绿色消费成为社会风尚,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越是形势复杂严峻,越要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是重要保障。近年来,《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出台,我国制定了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构筑起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有力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近年来,秦岭违建别墅等一些重大生态环境事件背后,都有领导干部不负责任、不作为的问题,都有一些地方环保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执行不严格的问题。正反两面的经验告诉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狠抓落实不放松,才能为建设美丽中国筑牢根基。
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保持攻坚力度和势头,治理污染企业,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解决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取得扎实成效,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面对人民群众对优美的生态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汇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建美丽家园,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去年,中国正式宣布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转型的自觉行动,也是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责任担当。从倡导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到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再到将于昆明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中国与世界携手,为改善环境、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重要贡献。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只要各国团结协作、抓紧行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就能把一个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
(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