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我来到了中国这个令我向往已久的国家,进行留学深造。之前,我在尼日尔三军参谋部油料局工作,主要负责组织各军种基层部队的油料供给工作。通过津德尔炼油厂,我开始对中国产生了兴趣。这是尼日尔第一座炼油厂,一期工程年加工能力为100万吨,是体现中尼友好的重要工程。
从那以后,我便开始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慢慢了解中国。中国曾经也同非洲一样,人口众多,工业却非常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不仅建立了新中国,还进行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发展突飞猛进。
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选择对内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对外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道路。特别是中国大力推动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值得尼日尔借鉴的“中国经验”。
近年来,尼日尔政府不断加强与中国的交流合作,大力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国这个老朋友的帮助下,挖掘和发挥自身产业的比较优势,大力提高自主发展能力,积极推进坎达基大坝、尼日尔河二桥和津德尔炼油厂等重大工程建设。目前,尼日尔已建成了年产百万吨原油的生产基地、462公里输油管道和一座现代化炼油厂,拥有了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完整石油工业体系。
这些举措和成果,改善了尼日尔的经济发展条件,大大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让尼日尔逐步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但是,由于工业基础薄弱,自然条件较为欠缺等,尼日尔要进一步发展,仍需继续举国同心、不懈努力。
我坚信,随着社会的日趋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加之国际社会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对尼日尔发展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尼日尔的自主发展之路必将充满希望。
(本报记者李莞梅、通讯员崔晓晖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