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战斗机最有特点的外形结构,莫过于可折叠的机翼。以美国尼米兹级航母搭载的F/A-18舰载机为例,如果机翼不能折叠,仅能搭载44架。若采用折叠机翼,理论上最多能搭载127架,战斗力提升近3倍。
二战期间,日本制造的零式舰载机没有设计折叠机翼,带来的后果是这种舰载机占用过多机库空间,影响了甲板调度和放飞效率。
相比之下,同时期的英、美等国通过对舰载机的科学设计,提出了多种折叠机翼设计方式。以美国F-4U海盗战斗机为例,它的机翼比较简洁,采用了两翼上翻的设计,折叠后全机尺寸仅比螺旋桨直径略宽,这种设计也成为二战至今的主流方案。
然而,这种折叠方式并不适合“大家伙”:像金字塔一样耸起的机翼很难塞进小中型航母的机库。
于是,一贯不走寻常路的英国飞机设计师,拿出了以“塘鹅”等舰载机为典型代表的两段式折叠方案:机翼主体向内折叠的同时,翼梢同时向外折叠,形成独特的“Z”字形。
通过实战检验,美国“格鲁曼”公司设计的机翼向后折叠方案优势显著:机翼从翼根处向后折叠的同时,还会大角度垂直旋转。如此一来,机翼占地空间小、高度尺寸合理。后来,E-2舰载预警机、C-2舰载运输机均沿用了这种设计。
20世纪60年代,随着喷气式飞机上舰,设计师开始考虑简化折叠机构、减轻重量。于是,上翻机翼方案再次成为主流。F/A-18大黄蜂战斗机就采用了这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