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军校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围观”一堂公开课


■董力源  本报记者  卫雨檬  通讯员  陈淑文

“请看大屏幕,长征六号火箭已经就位。”航天工程大学学术厅讲台上,电子与光学工程系主任马宏手指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传来的现场画面,向大家介绍。

讲台另一侧,6名学员神情专注,紧盯各自面前的设备。他们使用的操作系统中,正显示着此刻“一箭九星”发射任务的测控数据。

台下,600余名师生端坐静听。他们的目光,关注着即将开始的发射;他们的思维,也随着任务环节的推进层层深入。

这是航天工程大学结合重大任务开展的首次实践公开课。

基于该校建立的测运控大平台中心系统,6名学员将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工作人员同步,实时播报箭星状态。一旁,聂万胜和马宏两位专家教授,将在任务过程中适时进行航天科普教学。

“各位同学,火箭很快就要点火升空了,让我们拭目以待。”主持人话毕,台下师生坐直了身体,目光一齐聚焦在屏幕中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上。

倒计时读秒,“正课”开始!

同步体验一次飞天之旅

“点火!”口令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响起。4月27日11时20分,搭载9颗卫星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拔地而起,直上云天。

同一时刻,在数百公里外的航天工程大学,6名学员正实时播报火箭在空中的状态。他们目前所做的工作,对应着前方发射中心现场的相应技术员岗位。

“目标跟踪正常!”

“测控站信号接收正常!”

……

学术厅内,台上学员清晰的报告声接连传来。

他们身后,是3块大屏幕。右侧屏幕直播发射场地实景,左侧屏幕显示卫星测控数据,中间屏幕用来播放两位专家教授讲解专业知识所需的课件。

这堂“宇航与测运控技术”实践公开课面向该校600余名师生。严肃紧张的气氛,加上真实的任务背景,全场人员仿佛置身发射中心指挥大厅一般。

火箭持续升空,屏幕上各项数据时刻变化。6名学员密切配合,按照前期模拟演练有序操作。此前,他们做了大量准备,卫星入轨前火箭发射、跟踪监视、星箭分离等工作流程早已烂熟于心。

此时,一个“意外”的发生,让大家更深刻理解了什么叫“实战”。

学员滕飞位于测站控制岗位,他的一句“没有收到信号”,令在场所有人心头一紧。

按照原定计划,滕飞应在预定时间接收到测控站传来的火箭信号。但在当天实际发射任务中,信号接收时间稍有延迟。面对教授的提问,滕飞沉着冷静地汇报了情况。

等待数秒后,滕飞监测到信号。随即,大厅响起他清晰的播报声。

“当时我先是惊讶,但很快做出了判断。如果不是这次公开课,在以往的模拟训练中,我们很难有这种实战的心理体验。”课后,滕飞兴奋地说。这一基于现实情况的临机反应,也受到了在场专家、宇航科学与技术系主任聂万胜教授的赞扬。

此次公开课,滕飞担任测站控制岗位1号席位。他和其他5名同学一起,负责多个站点的接力测控调度与控制,实时汇报测控站的天线跟踪、信号接收、数据接收等情况。

“作为1号播报员,我的压力肯定大,但感受更多的是幸运。”滕飞说,当他在课后收到关于“一箭九星”任务圆满成功的各种推送,他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喜悦和自豪——“这一次,自己也参与其中。”

台上学员根据火箭运行轨迹接力播报,台下观众也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知识点”。

“现在有3颗卫星分离入轨了,它们是什么卫星?有什么作用呢?”主持人适时提问。

“目前分离的3颗卫星分别是一颗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卫星和两颗光学遥感卫星,它们即将进入太阳同步轨道运行……”马宏教授细致地向在场师生进行讲解。

直观的视听体验,结合教授的深入讲解,现场师生对发射测控任务有了全面立体的认知。初次体验如此特别的课堂,学员们说:“以前看电视直播会很激动,但是这堂课让我们对任务深层的知识原理有了更多思考。”

这堂极具感染力的公开课,随着第一阶段测控任务的结束进入尾声。掌声响起,大屏幕上仍播放着此刻箭星运行的演示动画。

置身于这样的场景中,每个人都感到心潮澎湃。刚刚参与测控任务的学员薛乃阳说:“仿佛自己正遨游在宇宙深空,伸出手就能摸到那一颗颗未知星球。”

踏上创新教学的“大平台”

航天任务中,一枚火箭的发射起飞时间是“T0”。在“T0”到来之前,航天人要为此付出许多时间。

同样,对于一门成功的公开课,也只有经过了艰辛的探索和努力,才能迎来正式授课的“T0”时刻。

“这次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我们教研室准备了2个月;但公开课背后所依托的平台建设,学校准备了2年多。”作为这堂课的设计者和指导教员,测运控大平台的负责人丁丹介绍起公开课最初的由来——

2018年,整个大学只有少量测控设备,而且没有在轨卫星测控权限,学员们的训练更多依靠模拟操作。

一天,有一名学员和丁丹聊天。“教员,在单项设备上进行模拟操作,很难让我们联想到真正发射测控时的情形,我们对所要承担任务也缺乏全面认识。”从那一刻起,丁丹就有了用真实卫星、真实测控站,在实际任务牵引下训练学员的想法。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推动下,丁丹和教研室同事们开始走访全国多家单位,提出整合资源、建设测运控大平台的倡议。

2020年底,该大学牵头与航天科技院等多家单位合作,成立测运控应用中心系统,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提供综合集成环境。

“大平台”有效整合了30余个测控站、30余颗在轨卫星。在课堂上,学员们一次次利用该平台完成多次卫星测运控训练任务,积累了不少经验。

今年,是航天任务密集开展的关键之年。结合“多目标测控”热点问题,学校选择“一箭九星”发射任务,开展这堂“宇航与测运控技术”实践公开课。

公开课上,承担任务的学员手中所持的PAD,以及大屏幕上显示的系统,都是由学校和地方单位共同研究开发的。“由于大平台采用‘云+网+端’的体系架构,我们用PAD或手机APP就能实现操作。”担任中心调度岗位的学员薛乃阳说。

公开课的成功开展,既是学校将重要航天活动引入课堂的有益探索,也是他们踏上创新教学“大平台”的关键一步。

牵起连接课堂和梦想的“风筝线”

公开课过后2天,4月29日,中国航天人将“天和”核心舱送入太空。

那天,滕飞依然在屏幕前守着直播。和以往不同的是,经过公开课上的任务历练,他格外留意测站控制岗位上技术员的工作状态。

随着火箭升空,播报声不时从滕飞的手机里传来。对比2天前自己的表现,他深知技术员们看似简单的口令背后所承受的压力和付出。

“真正体验后,我发现自己和前方的技术员相比,在报口令的时机和清晰度方面还有需要提升的地方。”滕飞说。

小时候,航天博物馆是滕飞最喜欢去的地方。当他第一次走近巨大的火箭模型时,震撼的感觉向大脑袭来。头顶闪着银色光芒的卫星模型,在深邃的宇宙背景上散发着迷人的吸引力。

从此,滕飞对宇宙和航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翻看此类杂志,参观一些探索未知领域的展览。

进入航天工程大学就读后,滕飞感觉自己离梦想从未如此之近。现在,滕飞是一名博士学员,攻读测控工程专业。不久的将来,他也许就会和前方航天发射中心的技术员们一样,见证我国航天事业一次又一次腾飞。

通过公开课,滕飞对任务执行中的细节有了更敏锐的感知。如今,他会主动探求岗位上的知识,寻找自身与岗位的差距。

和滕飞一样,现场的600余名师生同样从公开课中汲取了能量。

“发射过程中的一些数据,对于后续论文研究和信号的处理分析更加方便。扩展的数据种类和数量,为研究提供了基础。”学员李超研究的方向是航天测控系统技术,听完这次公开课,他找到了论文研究的突破口。

“扬帆起航  逐梦九天”。这是今年4月24日我国第6个航天日主题。一次次飞天任务,刷新着探索太空的中国高度。这堂公开课选在我国航天任务密集开展的阶段,令所有参与者倍感骄傲和自豪。

有一句话,被众多航天人所熟悉——“如果航天器是风筝,测控就是风筝线,牢牢地攥在航天测控人手中。”

对于在此次公开课中参与测站控制任务的学员们来说,置身于浩瀚航天事业蓝图中,梦想也如同高悬深空的风筝。他们在学校不断求索,在课堂和梦想之间牵起一条连接线,完成当下对未来的观测。

牢牢抓住这条“风筝线”,梦想将触手可及。

上图:学员李超在现场提问。

下图:教员丁丹指导学员用便携测控终端开展测控任务。

胡俊凯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