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毕华佗工作室”的创新启示——

“我的未来在战场,我的战场在未来”


■徐 徐 孙启龙 本报特约记者 邢 哲

训练间隙,毕华佗(中)与战友们进行业务讨论。

炎炎夏日,第77集团军某旅修理工间,一名士官蜷缩在车底忙碌。豆大的汗滴从脸颊不停滚落,车辆尾部喷出的黑烟,给他的脸涂上了一层“黑色油彩”。一群新兵蹲在车辆两侧,时不时相互交流。

不远处的车间一角,阳光透过锃亮的玻璃,映射在一块金色的牌子上——“毕华佗工作室”6个字熠熠生辉。

“好大的口气,竟敢使用神医华佗的名号。”大家暗自吃惊。这,不过只是一个巧合。“毕华佗工作室”的负责人就是车底下被新兵“围观”的那位士官——他姓毕名华佗,是该旅勤务保障营的修理大拿。

巧合固然是巧合,毕华佗却把这种“巧合”化为自己人生前行的动力:神医华佗用“望、闻、问、切”的精湛医术拯救病人生命,他希望可以像华佗救治病人一样抢救每一辆“伤病”战车。

从事修理专业10多年,毕华佗一年更比一年“火”。如今,他是战友眼中的“创新达人”——针对训练中装备拖救难题,毕华佗带领团队仅用时1个多月,就发明了一套“多功能拖救装置”,解决了困扰全旅官兵2年多的装备拖救难题。

毕华佗坦言,他非常感激旅里专门为他成立工作室,搭建起一个装备维修技术交流共享的平台。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创新工作室会引发“群蜂智慧”效应。目前,该旅已先后成立21个“兵专家工作室”,研究创新的20余项成果被旅里或上级推广。

“我的未来在战场,我的战场在未来。”毕华佗说,前方还有更激动人心的挑战在等待着他。

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探寻装备维修保障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名修理工能有多忙?

毕华佗一天的工作时间表给出了答案——

白天训练,毕华佗要往返于车场和修理间数十次,每个型号车辆的性能和故障问题他都要一一登记在册。

夜晚,大多数官兵已进入梦乡,毕华佗还要制定第二天的车辆维修保障计划,再进行相关创新研究……

自打工作室成立后,毕华佗就没过一天的“安稳日子”。修车、科研、搞教学……他每天似乎都在“与时间赛跑”。

“虽然辛苦,但是很充实。因为自己在干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毕华佗内心之所以怀揣如此坚定信念,还要从他过去的一段经历说起——

改革后,该旅装备编制表上增添了许多“新面孔”。面对这些新装备,毕华佗忽然有了一种本领恐慌感——

新装备种类多、型号新、内部结构复杂,以往的维修保障经验已经跟不上装备发展的步伐。每当遇到棘手的车辆故障,不仅自己束手无策,周围也没有可以请教的“师傅”。

“本以为已登上山顶,没想到这只是冲锋下一座山峰的开始。”毕华佗意识到,要适应信息化新装备的维修保障模式,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没过多久,毕华佗随队赴俄罗斯参加“国际军事比赛-2018”。虽然各种准备很充分,但意外还是发生了。比赛前的“艰难一日”,让毕华佗记忆犹新。

那一天,俄方提供的参赛车辆突发故障。毕华佗带领修理工全面检修后,判定车辆无法继续参赛。经过沟通协商,俄方表示已经没有符合参赛性能的车辆。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距离比赛开始已不足20个小时,所有人的神经都紧绷起来。

“车库里有几辆故障车,我们可以‘拼’出一辆参赛车。”紧急关头,毕华佗做出一个大胆的建议。

山重水复时,不狠狠地逼自己一把,哪能柳暗花明?简单分派任务后,所有人都开启“加速模式”,检查底盘、拆卸发动机、更换机油……一番忙碌操作后,一辆性能完好的参赛车辆成功组装。

走下赛场,毕华佗感触颇多:这次前来参赛保障的都是修理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但当下各单位维修骨干力量水平参差不齐,如果在战场遇到同样情况,还能顺利完成任务吗?

毕华佗认识到,基层部队修理工的普遍现状是在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单打独斗”,彼此之间缺少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这次参赛经验宝贵,但并不是每名修理工都有机会在大项任务中经受历练。

思来想去,毕华佗觉得要想全面提升装备修理能力,一方面要加强团队协作能力,不仅做到“每一根指头要过硬”,更要“攥指成拳”形成合力;另一方面,需要整合维修保障力量,搭建一个维修人才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毕华佗心底冒出一个大胆设想:成立一个工作室,将积累的实践经验与大家共享,将旅里的维修技术骨干聚拢起来,集智破解实践难题。

就这样,经过上级审批同意,以毕华佗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成立了。

“挂牌”不是噱头,而是将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毕华佗工作室”成立,众人关注。越来越多的战友,参与其中。毕华佗的压力与日俱增,责任二字萦绕在他的心头。

“挂牌不是噱头,而是将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毕华佗一次次在心里提醒自己。

毕华佗将自己在国外的参赛经验、遇到的典型故障案例、外军的维修保障特点梳理成册,组织大家学习;他还制定了详实的交流培训计划,在保留以往训练实践中总结的一些好经验的同时,更加注重实战条件下的装备抢救训练。

“这是一次能力重塑,要将实战化这一概念嵌入到每一个训练课目。”毕华佗制定的计划得到机关肯定。这让他心中有了底气。

现实却呈现不太“友好”的一面。有人质疑:“工作室只是哗众取宠的噱头,能有多大作用?”也有人说:“明明是个修理工,却操着领导的心。”

原来,该旅曾在装备维修保障创新上走过一段弯路:个别单位把出成果当作争“彩头”、夺“眼球”的亮点,在数量上一味求多求全;有的官兵一心想获奖,花了不少心思,创新成果却“中看不中用”;还有的抱着交差应付心态,忙了很久却所获不多……

虽然被泼了冷水,但毕华佗并没有沮丧。成立工作室的初衷不是组建“教学培训班”,单纯“我说你听”的指导工作模式,很难引起大家的兴趣,想要打造一个经验交流的平台,就必须贴近官兵工作,倾听他们内心声音,这样才能知道官兵真正需要什么。

毕华佗期待通过工作室这个平台达到3种效果:提高修理工队伍的团队协作能力、强化实战条件下的装备抢救效率、集战友之智创新攻关。

思考过后,便是行动。一次训练间隙,毕华佗给大家抛出了一个问题:车辆低压油路堵塞怎么办?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顿时提起兴致,展开热烈讨论。有人说,分段检查逐步缩小故障范围,也有人说重点排除更换配件……

“大家所说的都是常规维修方法,可你们忽略了一个重要条件。”看着大家满脸疑惑,毕华佗说:“是在战场环境下。”

在战场环境下,分秒决定战争胜负,仅满足能修好可不行,还要做到修得快,否则部队会付出惨痛代价。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围绕“实战化装备抢救”的课题讨论越来越深入。就这样,毕华佗渐渐地把大家的心聚到一起。

新加入工作室的修理工徐宁告诉记者:“有了这个工作室,就有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日常装备维修保障训练中,官兵有什么想法就会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不怕说错了丢脸。

看到战友们纷纷主动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毕华佗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众人拾柴火焰高,广大基层战友智慧无穷,只要劲往一处使,战斗力建设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一个人的转变,是一群人转型成长的缩影

工作室成立2年多,毕华佗觉得要想的事不少,要做的事更多。

今年年初,该旅一场战备拉动演练在野外展开。装满战备物资的车辆,沿着蜿蜒山路向预定阵地疾驰。突然,一辆战车发生故障。

此时,“多功能拖救装置”出动,官兵们用时不到5分钟便将故障车辆连接到拖车上,保障机动任务顺利完成。

这套多功能拖救装置,正是“毕华佗工作室”的最新发明,如今已经在全旅范围推广使用。

“要是没有工作室的集智创新,‘多功能拖救装置’只会停留在脑子里、纸面上。”说这话的是该旅勤务保障营一级军士长刘纪伦。跟记者聊起这项发明,他感慨不已。

新装备配发后,该旅轮式车辆型号多样,每年野外驻训长途机动途中难免会有车辆发生故障。以往的拖救装置,只适配相同型号的车辆,可如今车型太多,如何在野战条件下对故障车辆实施快速抢救,成为困扰部队的难题。

这些小问题如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长期不解决,“受伤”的将是部队战斗力。“设计一套多功能拖救装置吧。”他心底萌生出这样想法。

一次偶然机会,毕华佗得知刘纪伦的想法,便提出“一起搞”,将这套装置作为工作室的重点攻关课题。两个人一拍即合,立马开始着手研制。

虽说是工作室,可当时团队只有8个人,有入行20多年的老士官,也有刚入伍的大学生。

“老士官经验丰富,了解一线官兵需求;大学生学历高、思维活跃,冲劲更足。”毕华佗认为,他们刚好形成互补,思想碰撞有助于形成创新百花齐放的局面。

一场创新分享会,打破了攻关僵局。

“我研究了这么多年修理工作,还不如你个毛头小子?”一位老修理工连拍几下桌子,对面年轻修理工则有理有据地进行争辩……这一幕,是分享会的常态。他们讨论的内容可能只是一张图纸、一个零件,但每项创新都与战斗力提升息息相关。

这正是毕华佗想要的效果。“创新就要集思广益,我们这个平台完全开放,不怕唇枪舌剑的交锋,就怕没想法而冷场。”毕华佗说。

一个人的转变,是修理工群体转型成长的缩影。在一次次思想碰撞中,整个团队创新能力都得到提升,一项项创新发明也随之诞生。

“卒子”过河能顶“车”,兵专家引发“群蜂智慧”效应

“告诉大家一件喜事,由工作室自主设计的‘野战应急电源’,计划今年下半年就投入生产。”

创新成果得以推广应用,毕华佗高兴的同时也感到压力更大。

他发现,身边有的战友认为“创新离自己太遥远,伸不上手”,有人“怕失败出丑,费力不讨好”。

创新想法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激发,就会“胎死腹中”。毕华佗渴望拥有一个更大的平台,将官兵的创新点子形成实际成果。

问题面前,该旅党委一班人达成共识:身处一线岗位的官兵是装备战斗力生成链条的重要环节,他们对装备最熟悉,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掘装备的最大潜能。

为了让各单位技术干部、连队技师、修理工有一个集中学习办公的环境,该旅党委成立“技术员之家”,专门让基层“创客”用于技术研讨交流、进行发明创造。

“‘土专家’也能走进攻关办公室。”作为该旅首批成立工作室的带头人,毕华佗应机关邀请,为全旅后装保障人员进行授课。

从“幕后保障”到“讲台C位”,毕华佗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带动更多战友投入到创新实践之中。

“技术员之家”带来“群蜂智慧”效应。一支支由“兵专家”组成的创客队伍在该旅相继成立。围绕装备器材、训法战法创新等方面,他们展开深入研究。

“光有队伍还不够,制度保障也很关键。”毕华佗指着工作室墙上的各项图表介绍说,为帮助“创客”克服实践中遇到的困难,该旅建立完善的制度机制,在经费、时间、资源等多方面提供有力保障,做到发现难题即攻关、形成方案即论证、成果成熟即推广。

“在鼓励创新的好时代,总有一股力量在背后推着你,想不进步都难。”毕华佗说,以往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只能外派人到院校或科研机构学习,现在单位会定期邀请院校专家和厂家师傅来旅里进行授课,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让创新人才搭上科研专家的“顺风车”。

“基层创新就像种子,只要环境适合,很快就会萌芽生长。”如今,在这个旅的座座营盘里,一个个“兵专家”的身影,活跃在强军兴军的征途上——

修理连二级军士长郝先全,利用野外驻训的契机,详细采集数据、试验论证,自主研发车辆启动加热器,一举攻克了严寒条件下机械车辆启动困难的问题;

时任该旅合成二营营长孙斌,根据不同条件下合成营装甲装备的极限效能,探索出5种新战法……

“毕华佗工作室”撬动了什么?或许,现在给出全部答案还为时尚早。但是,有一种趋势官兵看在眼里:在这个崭新的时代,只要全力奔跑,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能成就不一样的精彩。

周 超、黄 伟供图

为基层官兵创新搭建好舞台

■王立峰

敲开“毕华佗工作室”的大门,仿佛走进一个火热的创新天地:毕华佗带领团队攻克多个制约战斗力生成的难题,研究创新的10余项成果被全旅推广。

为基层技术骨干成立创新工作室,这种盘活人才资源、提高基层官兵自主创新活力的好办法,值得肯定。

当前,新装备列装部队的速度越来越快、型号越来越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如何把部队科技含量充分释放出来,把科技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作战优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新课题。

习主席指出,要坚持基层至上、士兵第一,充分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群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在基层部队,身上有本事、手上有绝活的“兵专家”很多,他们的创新选题来源于日常训练任务,他们“接地气”的发明创造,为军事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历史上,我军王克勤运动、郭兴福教学法等都是基层官兵的智慧结晶,对我军战斗力建设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将镜头转向今天,“导弹兵王”王忠心、“全能士官”宗道辉等新时代创新人才不断涌现,他们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创新攻关,为强军兴军作出突出贡献。

当下,全军部队大力鼓励训练创新。但要看到,有的官兵担心创新有风险,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官兵顾忌创新失败引起身边人的非议,因而举棋不定……这种不敢错、错不起的心态束缚了很多人的手脚,在创新面前停住了脚步。

创新本身就是在正确与错误之间不断探索。只有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才能保护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官兵在军事训练中放开手脚、大胆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不仅需要勇气和胆识,能容错试错的环境也很重要。

创新型人才需要制度去呵护,创新成果更需要创新的平台去孕育。通过建立一个科学的容错机制,鼓励广泛的探索创新,对于那些先试先行、缺乏经验、客观条件不成熟等因素导致的失败不能“一票否决”。要想方设法为官兵的创新活动开辟“绿色通道”,给想创新、能创新的官兵以机会和舞台。

在科技兴军的征程上,活跃在座座军营中“草根”创客的力量不容忽视。他们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实践者,也是加快战斗力生成的关键因素。在基层这片土地上,群众性创新的火种一旦燃起,必将形成燎原之势。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