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为世界水资源保护治理贡献中国力量


■本报记者 孙 琦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地球将生命联系在一起,形成不可分割的共同体,水是关键的纽带。没有水就没有生态系统、就没有生产能源和粮食的基本物质条件。

然而,根据联合国人居署公布的数据,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正居住在严重缺水地区,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提升到四分之一。日益紧张的水资源危机触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水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备受瞩目。

近年来,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不仅高度重视水生态突出问题治理和水资源保护,还积极与他国分享经验、开展交流合作,为世界水资源保护治理树立了典范。

自大禹治水至今,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的治水历史。如何变水患为水利,使之真正“善利万物而不争”,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屈不挠的探索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从“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到都江堰因势利导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从三峡工程使长江中下游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至百年一遇,到中国版图上,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网格局成为扭转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关键……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中。

一泓清水,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近年来,中国坚持绿色发展,在推进水资源治理和保护上取得良好效果,为世界作出了积极示范。

——截至2020年底,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914个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8.2%;长江干流历史性地实现全Ⅱ类及以上水体。

——南水北调工程累计调水超408亿立方米,超1.3亿人直接受益,不仅润泽千家万户,还将持续为北方地区输送更多水源、助力生态环境改善。

——水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行业“拧紧”了水龙头,黄河流域水资源超载地区新增取水许可被叫停。

水之变,得益于中国从顶层设计持续发力,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确保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的同时,中国注重人水和谐与生态环境保护,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重视全球水资源的保护治理,呼吁通过跨部门协调管理、国家间合作以及技术创新等方式促进水资源协调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主动践行大国责任,积极推进水资源治理国际合作与经验分享。

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在中国的倡议下,因水而生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也因水资源领域合作走得更深更远。从成立澜湄水资源合作联合工作组到确立《澜湄水资源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成果丰硕的澜湄水资源合作,宛如飞架在澜沧江湄公河上的一座大桥,把中国和湄公河流域国家的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

事实上,澜湄水资源合作只是中国推进全球水资源管理合作的一个缩影。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国帮助许多国家建立并完善了水电站和农业灌溉系统,提高水能利用率,给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改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福祉。中国在坚持生态优先、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同时,将继续以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引,与各国携手合作,为全球水生态治理作出更多贡献。

上图:在河南省郑州市拍摄的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这一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咽喉”。从“咽喉”之地涌向黄河北岸的南来之水,为华北地区打开了“水龙头”,滋润了周边的城市。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距离最长、受益人口最多、受益范围最广的调水工程。

新华社发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