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最大燃油管道运营商遭遇黑客组织的网络攻击侵袭后,被迫暂停运作美国东部最大的关键燃油网络。为此,美国交通部宣布采取紧急措施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暂时缓解因燃油管道停运导致的能源短缺状况。一个月之内连续发生多起引人注目的网络勒索袭击事件,给人们再次敲响了网络安全的警钟。
网络空间行动性质独特,不同于传统空间。由于网络的匿名性,攻击者可以隐蔽自己的身份,或者操纵僵尸计算机发起网络攻击,隐蔽性强,攻击者常常难以被发现,轻松地实现“来无踪、去无影”。攻击者会以木马形式插入到敌方或第三方软件中,长期潜伏伺机而动,一旦需要就被唤醒。通过袭击对方的网络主干道和关键节点,或者瞄准现代社会命脉行业中的控制系统,操控网络媒体,攻击者能够以小的投入产生巨大的效益。信息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无所不在、无所不控的“神经”和“枢纽”,一旦瘫痪,后果不堪设想。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万物互联进程越来越快,小到心脏起搏器、政府网站,大到输油管道、国家电网、核设施都可能成为攻击的对象,网络攻击的范围随着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而迅速扩展,网络空间正日益成为恐怖组织、黑客不受限制的非对称舞台。
当前网络安全形势严峻,对国家安全构成诸多挑战。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虽然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催生了许多新安全风险。对经济安全造成挑战。特别是近年来,商业性网络犯罪频发,勒索病毒、挖矿病毒造成多起跨国性网络袭击事件,对工业企业造成严重影响。此次事件中,石油管道被迫关停断供导致美国多地油价飙升至历史高位。对政治安全构成挑战。网络空间的即时性和灵活性让其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平台和颠覆政权的重要工具。在近几年全球发生的多起“颜色革命”中,网络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外媒称,2013年乌克兰危机背后就离不开西方情报机构肆无忌惮利用网络进行的政治渗透、文化输出和舆论操控。网络的隐匿性和复杂性又使其成为恐怖分子喜爱的“天然战场”。恐怖组织逐渐从线下活动转为线上,不断借助网络完成培训、宣传策划恐怖袭击等各类活动。给军事安全带来挑战。网络战正日益成为新战场,国家间的一些军事对抗行动已经在网络空间展开。2010年,由以色列和美国制造的“震网”蠕虫病毒渗入纳坦兹,成功使伊朗1000多台离心机停止运转。为此,当前世界一些国家出于网络安全的考虑相继建立网络部队,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网络威胁。
维护网络安全需要全球合作,共同努力。网络的开放性决定了网络安全是全球性的挑战,单靠一国之力难以有效应对,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同治理,才能构建起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让其更好地造福全人类。虽然网络无国界,但网络空间有主权,要警惕有些国家借口维护自身安全,肆意干涉他国网络主权,实行网络霸权欺凌的行径。因此在国际层面应开展网络问题全球治理合作,防范网络犯罪,打击网络恐怖主义行为;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对话沟通机制,增强网络领域国家间的互信。要尽快制定普遍性的网络空间规则和法律体系,创建反对网络霸权主义的网络空间新秩序、新模式,有效约束网络超级大国的单边主义做法。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对话沟通机制,搭建更多的合作平台,构筑涉网新型国际关系,避免网络空间“安全困境”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