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春天的故事”异常动人。
1978年,中国迎来了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就是从这时起,中国开启了以改革开放为鲜明标志的伟大历程。
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革命。在这场伟大革命中,人民军队积极投身其中,走开了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精兵,从大裁军开始。1980年3月召开的中央军委常委扩大会议上,邓小平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消肿”。他说:“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军队很臃肿。真正打起仗来,不要说指挥作战,就是疏散也不容易。”他强调:“军队要提高战斗力,提高工作效率,不‘消肿’不行。”
从1981年到1984年,邓小平顶住各方面的压力,精简了200多万军队员额,军队规模由600余万变成400余万。1985年6月,他再次决定:中国将裁军100万!
这次裁军,是一次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立体震荡”,是对一个庞大“躯体”实施的“大手术”,标志着人民军队建设真正实现了战略性转变。
实践证明,党中央、中央军委决策实施百万大裁军,不仅没有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反而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军队的改革与创新。许多高级将领说,如果没有当年的“消肿瘦身”,我军就没有今天的展翅腾飞。
的确,裁军不仅仅是减少人员,它往往是巨大变革的先声和先导。我军员额从上世纪70年代的600余万,下降到300万,又下降到230万,直至下降到今天的200万,每一次精简都是军队改革的再深化,都是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再拓展。
“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广而在谋。”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讲质量,讲真正的战斗力,搞少而精的、真正顶用的,是我军建军治军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军队战斗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数量的多寡,更取决于质量的高低。精兵才能打胜仗。适度裁减军队员额,可以进一步优化结构,有利于资源利用,提高作战效率。精兵之路的实质,就是减少数量、提高质量。
改革,瞄准打赢;打赢,必须高效。我军面对的未来战争,是一体化联合作战,要求高效指挥、高速投送,精确打击、精准释能。人员减少了,行动才迅疾;规模优化了,指挥才灵便。只有把数量减下来,把质量提上去,使军队规模更加适度、功能更加完善、结构更加合理、编成更加科学,才能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改革,改变了国家命运,振兴了人民军队。改革永远在路上。借助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中国特色精兵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阔,人民军队一定能续写更多军营版“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