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第82集团军某旅一营:

猛士突击当先锋


■本报记者 欧世金 韩 成 杨 悦 张 良

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陆军转型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

——习近平

中原某演兵场,合成营战术综合演练进入纵深夺要关键时刻,一支“猛士”突击车队卷起滚滚烟尘,犹如锐利的尖刀,直插“敌”心脏。

第82集团军某旅一营,一个陆军序列中的“猛士”集群——

百团大战,一营前身部队担当先锋,连战连捷,被晋察冀军区授予“势如破竹”战旗。国庆70周年阅兵战旗方队中,这面荣誉战旗,矗立在一辆“猛士”车上,接受习主席和全国人民检阅。

改革潮头,一营担负我军新型步兵建设试点任务,在全无经验借鉴的条件下,整建制机动万余公里,完成18种火力毁伤效能、边界性能和实战对抗检验,采集数据近4000组,将新装备跑出极限、打出极限、试出极限。

在强军“年轮”上,一营留下了闪光的印记。该旅政委黄亮说,敢打硬仗,勇猛向前,传承“势如破竹”的英雄血脉,源自那个振奋人心的时刻——

2016年八一前夕,习主席视察陆军机关,向陆军全体官兵发布号令: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陆军转型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

从那一刻起,一营官兵信念更加坚定,目标更加清晰,瞄准“机动作战、立体攻防”,跑出了转型“加速度”。

转型,勇于打破自己身上的“茧壳”——

该旅政治工作部副主任李林栋,原是一营教导员。他仍然记得,新装备列装后的首次实兵对抗。

第一轮,一营猛打猛冲,却在前沿突击时被“敌”炮火覆盖;第二轮,他们渗透到蓝军防御要点,距胜利仅一步之遥,却被对手“狙杀”;第三轮,一营官兵强守阵地8小时,总评仅为“及格”。

那一晚,李林栋写下战地日记,题目是《不及格的“60分”》。

“作为新型高机动步兵,我们没发挥出新装备战技术优势,打法还是老一套……”李林栋坦言,“面对转型考验,我们要打破自己身上的‘茧壳’,有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勇气和担当。”

“困难再大,干部带头。这是从战争年代开始,一营就坚持的光荣传统。”李林栋回忆说,从“不及格”开始,营党委带领全营官兵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

迎难而上,勇于突破自我;破立并举,磨砺新质战力。一营先后探索创新一批战法,被上级收入“战法库”。

转型,要有“滴水穿石”之功——

2020年8月,第三代“猛士”突击车正式列装,一营火力编配更多元,信息集成更密集。

抚摸着新装备,一营官兵却如同见到老朋友。“新装备改进升级的许多建议和依据,都有我们的智慧和汗水。”上士李小雨说。

为测算一组突击车越野数据,官兵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连续机动27小时;

为论证一扇剪刀门的实用性,官兵全副武装上下车千余次,裤子磨烂、作战靴磕成“翻毛皮”;

火力毁伤效能检验中,射手肩扛几十斤重的火箭筒,连续射弹20多发,巨大爆裂声导致的耳鸣,许久都未消退……

“形成新质战斗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滴水穿石’之功,这个‘水’其实就是我们付出的汗水。”李小雨感慨道。

这些年,一营官兵不停训练、不停试验,先后攻克装备加改装3类26项难题,探索总结出多能、极限、对抗、恶劣环境“特训四法”,自主编写10多本训练教材,探索形成多项理论研究成果,成为陆军新型步兵战斗力建设的样本。

转型,“走向更壮阔的世界”——

去年,在全旅组织的营连干部实战化考评中,前10名里,一营占7人。

“只有把握战争之变,努力孵化战争利器,才能走向更壮阔的世界。”该旅旅长佘建旺如是说。

向战而行,为战转型。从试验场到演训场,一营官兵坚持向“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目标前行,极大地拓展了战争视野。

这是一张“联合地图”。

“很酷!”营长秦明亮感慨。曾经一张地图便可囊括全营“作战区域”,现在要拼用6到8张,作战半径大大增加;地图上标注兵种、要素的队标形状、颜色种类变得“五彩缤纷”;营级“中军帐”增设侦察、防空、卫勤等席位,甚至容纳了空军等友邻军种人员。

这是一次“多维打击”。

“很燃!”排长颜志龙回想起那次体系作战演习:前方有无人机侦察,上方有陆航战机护航,地面有工兵开路,他带领“猛士”突击车组乘坐空军运输机直抵“敌”前沿,联合特战分队快速撕破“敌”阵,完成“斩首”行动。

牢记领袖嘱托,在强军新征程上逐梦,一营官兵“势如破竹”奋力疾行。

“我们冲锋在转型的高地,我们击败所有的不可能……”演训结束,演兵场上冷雨延绵,一营官兵踏歌返营。那歌声,就像这群“猛士”,锐气充盈,穿透雨幕。

上图:长途机动。

作者提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