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血染的红杜鹃


■吴明录

革命摇篮大别山,火炬燃遍鄂豫皖。

打富济贫谋生路,烈士鲜血染杜鹃。

每每想起这首脍炙人口的红军歌谣,犹如又打开了那一卷卷恢宏、悲壮的革命史诗,让我想起那腥风血雨、浴血呐喊的战争岁月,想起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那片红色沃土,更让我想起我的故乡——被誉为“红军故乡,将军摇篮”的大别山腹地安徽省金寨县。

在隆重纪念建党100周年前夕,我专程赶到心仪已久的金寨县城梅山镇,瞻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金寨县革命博物馆。

在满山红杜鹃的簇拥下,那巍巍矗立、镶嵌着“燎原星火”四个大字的革命烈士纪念塔映入眼帘,这是当年挺进大别山的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所题写的。走进由冀鲁豫野战军政委邓小平题写馆名的“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犹如步入一座凝重、辉煌的时空隧道,让人饱览金寨人民用战斗、牺牲、奋斗、欢庆之情描绘出的历史长卷。工作人员告诉我:战争年代,金寨县先后走出11支红军部队。枪林弹雨锤炼出了大批战斗骨干。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时,59位将军系金寨籍的红军战士。新中国成立后,金寨县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有10618人。

在博物馆内《艰苦的岁月》专栏前,工作人员讲述了女红军张尚文舍子救战友的故事。张尚文17岁投身革命,被选为乡苏维埃副主席。在战斗生活中,她与红军指导员汪乃应结婚并生下一子。1934年,红军主力离开大别山区开始长征,党组织决定留下少数红军部队,坚持根据地的游击战争,张尚文的丈夫就在留守之列。由于敌人不间断地反复扫荡,130多人的红军游击队只剩下20多人,饥饿威胁着每个红军战士的生命,战斗考验着每名红军战士的信念。1935年农历冬月的一天早晨,红军游击队正在雾气腾腾的挥旗山上埋锅做饭,突然林子里枪声大作,尾追的敌11路军又包抄过来了。情急之下,张尚文当机立断,背起孩子带着身边的同志向山下竹林撤退。竹林前面有处1500多平方米的荷塘,斗笠般的荷叶将水面遮盖得严严实实。张尚文急中生智,说了声“跳”,就第一个跳入荷塘。紧跟着,其他同志也扑通、扑通跳下了水。刺骨的冰水针扎一般,大家咬紧牙关忍受着。但此时她背上的孩子,一个未满周岁的孩子怎么能忍受得了呢?就在她入水的瞬间,背上的孩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这一声啼哭,就像在她心上捅了一刀。她担心敌人听到孩子哭声,危及到荷塘里红军战士的安全。一场生死抉择,摆在这位年轻母亲的面前。“孩子是娘的亲骨肉”,可红军战士是革命的火种,是老区群众的依靠,是胜利的希望,不能因为孩子连累了红军。为救红军,这孩子……身边的红军战士看到她的眼泪,一切都明白了,伸手来夺孩子。此时,搜山的敌人一边鸣枪,一边嚎叫着向山下扑来。在这紧急时刻,张尚文从背上解下孩子,眼一闭,把孩子摁到水里……水面上冒出的串串气泡,让她的全身都在颤抖……路过荷塘边的敌人,一边喊叫,一边盲目地向水中开了几枪。转瞬间,便是令人窒息的寂静。敌人是在荷塘边埋伏?还是已经撤走了?荷叶下的红军战士谁也摸不清。为防万一,唯一的选择只有焦急地等待。直到午后,远处响起的军号声才证实敌人已经撤走。多么难熬的时刻啊!当张尚文爬上岸,一位死里逃生的游击队员迎面跑来告诉她,放哨的4名同志被暗杀,她丈夫汪乃应也在其中。丈夫被杀害,孩子被淹死,如重锤击顶,张尚文顿时天旋地转、栽倒在荷塘边……

睹物思人,令我这名后来者刻骨铭心、肃然起敬。这时,在场的—位党史讲述员,指着张尚文的一张老照片告诉我,新中国成立后,张尚文任乡妇女干部、县妇联常委。1957年,她出席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她还曾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金寨是革命老区,也是“红军失散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经安徽省各级政府“摸准对象,细致调查,走访取证,逐一审批”,金寨县有3597名“红军失散人员”享受着定期生活补助,政府拨专款在梅山镇修建了“红军村”,让部分老红军离休干部落叶归根、安度晚年。

风展红旗如画,峥嵘岁月如歌。

老一辈金寨人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一座座不朽的丰碑,留给后人汲取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人们投身振兴中华的宏伟事业。回望百年历程,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今天的金寨人把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精神结合起来,放飞“红军后人立壮志,愿把老区换新颜”的宏图大志,迈开新长征的脚步,铸就了一座座新的丰碑。

大别山,红军的故土,一山一水一丹心;金寨县,将军的摇篮,一草一木一忠魂。故乡啊故乡,你塑造的精神,你培育的传统,你开创的伟业,像漫山遍野的红杜鹃绚丽夺目,似奔腾的江淮之水,万古流芳!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