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科学预见下好先手棋


■徐 君

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进步,都应该建立在科学预见的基础上,领导工作也不例外。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讲道:“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势。如果没有预见,叫不叫领导?我说不叫领导。”他又说:“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没有领导就没有胜利。因此,可以说没有预见就没有一切。”可见,领导干部领导水平的高低,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能否预判在前、未雨绸缪,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准备和没有准备是大不一样的。领导干部的职责是带领官兵、引导官兵,既带路又指路,尤其需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需要超越时空界限,把握客观规律,对事物的发展趋势或未来变化作出正确的推测判断。对领导干部来说,预见性强,就意味着见事早、反应快,意味着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如果缺少预见或没有预见,工作就难以有效应对,就会走在别人或对手的后面。领导干部只有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保持“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敏锐性,才能考虑在先、及早筹划,走在前列、迎接胜利。

“神奇的预言是神话,但科学的预言却是事实。”毛泽东之所以被誉为战略家,就在于他有着伟大的科学预见。央视曾播出了一部大型文献纪录片《毛泽东的科学预见》,讲述了毛泽东的8个惊人预见。譬如,他在澄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中,作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科学判断;在消除“亡国论”的悲观情绪中,作出“日本必败,中国必胜”的正确预断,等等。领导干部有了正确预见,不仅能指引方向,鼓舞人们战胜困难,更能提前谋划,推动工作和事业取得更大成效。

有人讲,评价优秀干部首要看两条,一条是政治远见,一条是工作能力。实际上,领导干部的预见性,恰恰是其工作能力的综合反映。现实生活中,仍有少数领导干部缺少预见能力,在大项任务中处处碰壁,在风险挑战面前手足无措。有的对事物发展心中无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有的对新生事物不了解,看不清发展方向,工作总是被动接受;有的不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注重研究规律,一次次犯同样的错误;还有的视野狭窄,工作缺少筹划,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忙忙碌碌而又缺少成效。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解决,领导干部就难以发挥领导职能、展现领导魅力、提升领导效力。

2018年1月5日,习主席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列举了8个方面16个风险,其中特别讲到“像非典那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严密防范”。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提醒我们,领导干部具备预见能力,才能准确判断风险挑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军队领导干部是带兵打仗的,身负国家安危、民族荣辱,更应具有较强的工作预见性。特别是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我国国家安全进入高风险期,各方向各领域风险挑战显著增多,更加要求领导干部判断在前、工作在前,防患于未然,避危于无形。如果领导干部的预见错误,付出的代价会非常沉重;如果战场上的预判错了,胜利的希望就会非常渺茫。

“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提高领导干部的预见能力,离不开知识武装、能力升级、本领扩容。现今知识更新加快,只有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努力攀登知识高峰,才能站到山巅,望得更远,准确把握事物发展变化规律。

贴近草皮才能看清草根。事实证明,领导干部深入调研才能摸透实情、把握规律、科学预见。少数领导干部缺少预见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了解基层、贴不近实际、跟不上时代。领导干部要做到高瞻远瞩、准确预见,就要多作调查研究,既掌握“上头”,又摸准“下头”;既把握时代潮流,又把准基层脉搏。

注重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也是增强工作预见性的有效方式。领导干部坚持从现实问题出发,进行科学梳理、分析、总结,并深刻反思、举一反三,把经验教训转化运用到对事物的判断把握中去,才能更好地提高科学预见水平,有力有序有效推动强军事业不断前进。

(作者单位:火箭军某旅)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