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菲,春意正浓。
海军航空大学某团飞行教员带着学员们驾机翻秦岭、越渤海,飞行2000余公里,协助北部战区海军某部完成了一次转场任务。
此次飞行任务可不轻松。压顶的乌云、风挡前蔓延的冰晶、剧烈震颤的机身……平时爱笑的学员陈佳旭,坐在驾驶舱里一脸严肃,每根神经都高度紧张。
一趟远航,收获颇丰。刚进营区,陈佳旭马不停蹄撰写汇报材料,打算在“雏鹰论坛”上分享经验。“早一天播种实战的种子,就能早一天收获果实。”他说。
作为海军运输机飞行人才培养的摇篮,该团使命任务正在从单纯的教学训练向“教战一体”转变。随之变化的,是他们对实战化教学如何对接部队的思考。他们让学员从传统的“模拟实战背景”中走出来,跟着战机远航锻炼成长。
飞进部队的怀抱
3月底,东海某海域,飞行学员杨程刚毕业分到部队,便跟随机组进行一场航空反潜课目训练。
航空反潜课目被形象地称作“觅鲨”。与“鲨”搏斗,危机四伏。首次参加部队训练的杨程像一只“猎鹰”,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同行的老资历飞行员不禁夸赞:“这个新来的小伙子‘战劲儿’十足!”
按杨程自己的话讲,他的“战劲儿”不仅来自基层部队环境的熏陶,还源自在院校期间实战化教学模式的培养。
然而就在几年前,该团的教学质量在部队受到一片质疑。当时,他们选派骨干教员赴部队开展教学质量回访,一条条建议摆在该团党委、飞行教员面前,引人深思:实战意识和战术素养有所欠缺、自主规划飞行能力不足、改装周期长……
“教学训练明明融入了实战课目,教学质效为什么还跟不上部队需求?”从该团飞行学员张亮的一段经历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第一次自主准备空域航行实战课目,张亮兴奋得展开本场地图,结果发现这个空域很熟悉,各类资料唾手可得,一点自主发挥的空间都没有。
失落之余,张亮不禁发出疑问:“运输机的战场到底什么样?”
飞行教员陶源承认:“一方面,一些实战化课目在院校这个熟悉的环境里少了战味;另一方面,一线部队的专业课目院校不能开展。”
面对实战化教学的瓶颈,该团决定走出去蹚出一条新路:一线部队是一个开放的大课堂,何不让学员们去“取取经”?
去年盛夏,2架运输机搭载学员飞赴某一线部队,由此拉开了这群飞行学员为期3个月的驻训生活。
从早晨8点到深夜12点,驻训队跟着部队的训练节奏“连轴转”。一个月下来,领航学员陈超便有点吃不消了。
“领航员是战机的眼睛,需要将航线上的地形地貌牢记于心。”陈超说,每天飞行10余个小时,深夜还要熟悉次日计划,感觉压力太大了。
在这个陌生环境,每做一次自主准备,张亮都要把空域情况“像查户口一样扒得底儿掉”。
进行夜航飞行前一天,张亮先横向把夜幕下的城区要素查全,再开始纵向收集。飞机航线经过哪儿?容易发生什么特情?他把相关信息编织成了“一条彩色绳子”。当他放下资料时,已是凌晨3点。
那次夜航很顺利。返回驻训队,张亮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跟班干部杨朋宾的宿舍,汇报这次训练的经历、感悟。杨朋宾把每名学员的“飞行语录”,一字不落敲在电脑上,随后汇总成一篇驻训日记。
“‘写日记’已成为我每天跟训结束后的必备‘课目’,也是其他没有参加驻训的学员了解部队的窗口。”杨朋宾说。
3个月时间,驻训队共撰写了36篇驻训日记。翻阅驻训日记,笔者看到:陈超总结了“纵横贯”自主准备三步法,张亮总结了频繁调度处理“小妙招”,陶源尝试摸索如何让院校教学充满“战味”……驻训虽苦,但这群“雏鹰”们都在全力以赴。
远航途中考验重重
有人说,赴一线部队历练,就像经历一次“晒种”,能加速空勤学员的“后熟作用”。
种种迹象表明,该团的这项实战化教学新模式,就是“晒种”后的“发芽试验”。
1月上旬,寒潮席卷华北黄淮地区。领航学员束春雨接到通知,要跟随机组参与协助华北某部归建任务。
在束春雨眼中,能以学员身份执行任务是“最高荣誉”。但获得这份荣誉,伴随的是“萌芽破土”的成长。
这次任务单次航程1500公里。第一次驾驶飞机跨越大海的束春雨尽享寒潮带来的壮丽景色——海面上,白色冰面与远方海水交织,在夕阳的映射下仿佛一片直通大海的冰原。
当束春雨的思绪还沉浸在美丽的“冰原”中时,前方突然出现一扇棕黄色的“穹顶”,笼罩了整个着陆机场——原来是寒潮带来的大风扬起了沙尘暴。
风力风速大、能见度极低……耳机中,塔台指令接二连三。“如何着陆?”束春雨一下子有些慌。
紧急时刻,一旁的领航教员倪勇夺过束春雨的耳麦,配合飞行教员牛忠山利用仪表安全着陆。
协转任务完成了,学员们的成长才刚刚开始。
深夜,教室里正在进行一场“复盘”。首战受挫的束春雨和飞行学员李仁勇相对而坐,试图找到次日归航的诀窍。
翻阅历年空域资料,束春雨仔细研究寒潮带来的气象特征。他们将穿云和沙尘天气起飞作为演练重点,10平方米的教室仿佛成了海空战场。
次日,飞机起飞后不久,前方出现大面积积雨云,李仁勇与束春雨配合操作飞机大坡度绕行。
“躲不过去了!”李仁勇紧握操纵杆,战机在积雨云边缘处一头钻进云层。机舱中仅有仪表数据依稀闪烁,机身剧烈颤动,超重与失重交替袭来。束春雨看到,风挡玻璃上,冰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
有了前一天的特情模拟,驾驶舱内,李仁勇、束春雨和空中机械师密切协同,稳稳保持住了飞行姿态。
“当出云的第一束阳光砸在脸上,我感到自己一下子长大了。”束春雨说。
前一夜,李仁勇在绘制任务航线时发现,战机恰好经过家乡上空。出云后他格外留心,当家乡的景色映入眼帘时,他激动地在航行日志上写道:“守祖国海空,卫山河安宁。”
“小雏鹰”从山巅起航
这几天,飞行学员刘吉总是眉头紧皱——刚刚驻训归来的他要站在“雏鹰论坛”舞台上,为战友们讲解何为实战。
实战味如何讲出来?起初,刘吉打算还原几组场景。然而,当他说出“这些特情真让我没想到”时,陪他试课的同学蒋启纬反问道:“按照书上规定的应急处置流程即可解决,有啥‘没想到’?”
的确,一线部队机场虽然气象复杂、环境陌生,但万变不离其宗。刘吉意识到,想要适应实战,还是要抓住基础训练。
刘吉结合自身经历与特种机教学特点,对基础训练的重点进行划分,提出的“在有限条件中达到更高成效”理论,让列席的飞行教员直呼精彩。
同样登上论坛的领航学员韩荣豪则认为,参与远程投送任务航程长,各类因素变化频繁,因时而变的新思维才是关键。
什么是成长?负责论坛策划的学员张铭打开电脑里一个名为“雏鹰起航”的文件夹,展示了一组数据:3届论坛、20名成员、70余套论文资料。
这组数据的背后,是该团实战化教学越来越扎实的脚步。
去年,陈超顺利毕业留教。作为第一届“雏鹰论坛”的参与者,他说:“我们的飞行学员和部队战斗员曾经是两座‘孤岛’,‘雏鹰论坛’架起的3平方米讲台拉近了两座‘孤岛’的距离。”
上图:学员驾驶战机完成远程协转任务。
下图:学员进行地面演练。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