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评估力量过得硬 训战底数摸得清

——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军事训练转型系列谈⑥


■宋  强

摸清底数,方能心中有数、手上有术。把准军事需求与建设方向,必须完善以作战效能为核心的检验评估体系,以评促训、以评促备,切实掌握战斗力底数、算准战斗力指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在这里所说的“察”,很大程度上指的是要认真研究、科学体察,从而在精确评估的基础上作出正确决策。训练是为了打仗,训战一致才能打赢。“训”与“战”之间,有一条“战争设计—作战任务—作战方案—训练课题—按纲施训—检验评估”的逻辑链路,而处于末端的“检验评估”环节,发挥着“指挥棒”“风向标”的作用,“怎么评”左右着“怎么干”。评估越严格、高效、精准,战斗力底数就摸得越全面、真实、客观,从而更加科学地明确军事训练的任务、目标和方向,更加有效地促进战斗力水平提高。

“创新对抗方式方法,完善检验评估体系,实际检验作战概念、作战方案、作战指挥、作战力量、作战保障”“加强和改进训练监察,健全训练考核评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高度重视训练检验评估工作,多次强调要真训实练、真打实备、真考实评,千万不能让战备训练成为花架子,不能让演习演练流于形式。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评估就怎么搞。全军部队强化“把问题暴露在战争来临之前”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根据不同作战任务完善评估标准,依据实战要求细化评估指标,从难从严设置评估条件,科学规范组织训练监察,大力查纠“跑龙套、走过场;练为看、不为战;时间到、任务过”等不良现象,推动训练与实战一体化。

大音自成曲,但看指挥棒。演训作风实不实、标准高不高、效果好不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检验评估手段是不是科学、公正、精准。如果检验评估的尺子出了问题,导向就会出现偏差,不但达不到以评促训、以评促建、以评促战的目的,反而会阻碍、干扰、误导训练。从演训实践来看,检验评估缺机理分析、缺模型数据、缺评价标准等问题依然存在。有的评估体系不完善,制定的标准脱离实战,主观色彩比较浓;有的评估手段不科学,主要靠眼看、耳听、手记,“主观下结论、印证找数据”现象没有杜绝,等等。如此这般,训战底数摸得不真、不实、不全,如何走开“设计战争、实验战争、预实践战争”的训练路子?

战争是牵引评估的风向标。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把“战”评估准的“练”都要打上问号。从近几场局部战争来看,一体化联合作战已成为基本作战形式。仗要联合打,兵要体系练,评就要系统化。部队演训突出全过程、全要素、全系统、全体系、全天候、全时域等多种条件,要求全员、全装、全建制参训,检验评估也要在“全”上下功夫。只有克服过去评估重指挥轻行动、重兵力轻火力、重过程轻结果等“盲人摸象”“管中窥豹”现象,既评战斗行动又评保障行动,既评指挥控制又评协同动作,既评单项能力又评整体能力,既评单兵战术素养又评装备使用技能,方能全面准确评估部队实战能力。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备战打仗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运用“信息+”助力解决。检验评估也要强化“数据意识”和“数据思维”,克服以往主要依靠人工观察记录和对照评定输入系统的方法手段,打破自训、自考、自评的“自循环”模式,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切实增强过程的独立性、透明性和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善用数据者得胜利。精准评估作战能力,充分释放战斗力效能,需要充分采用互联网技术、数据运用技术、模型分析技术等手段,综合运用人工评估与系统评估的方法,全程采取静态评估和动态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综合定量分析、精确量化评定,真正让信息化成为透视演训场的“显微镜”。

精准评估找差距,补齐短板谋打赢。检验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发现部队在演训中的不足和短板,为下一步练兵备战提供借鉴和依据。今天在检验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可能就是明天战场上碰到的难题。如果让评估结果束之高阁,对发现的问题熟视无睹,甚至回避、掩饰矛盾,就会在未来战场上付出血的代价。每一次考核评估完毕都应科学分析总结,与战斗力标准对表,做到对自身能力素质、短板弱项充分认知、精确定位,并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攻克,不断推进训练与实战同频共振,切实做到打一仗进一步。

(作者单位:武警恩施支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