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天下军事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混合战争背后的舆论攻防


■武吉云  李习文

从乌克兰所谓的“橙色革命”到“阿拉伯之春”,从俄罗斯出兵叙利亚到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在纳卡地区的冲突,近年来,围绕空间、资源、市场、意识形态等领域,“没有硝烟的”舆论战在混合战争中的地位愈发凸显,引发各方普遍关注。

混合战场

舆论攻防成常态

混合战争重点在于融合和模糊。所谓融合是指在同一个战场空间使用各种技术手段,以及舆论战、心理战等各种战术方法,综合运用一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技术、传媒、情报等多方面的优势,给对手全方位施加压力;所谓模糊,是指战时与非战时状态、敌对与非敌对关系的不确定性。以“攻心夺气”“不战而屈人之兵”见长的舆论战,其作战目标、致效机理等恰恰与混合战争的这些特征、重点高度契合。

当今时代,以攻城略地为目标的传统战争渐行渐远,国家及非国家行为体间的对抗更加注重战略性、综合性,混合战争因此愈发频繁。在这个过程中,舆论战也得到各方高度重视。混合战争概念的提出者霍夫曼就曾指出:“我们必须考虑到现代冲突最为重要的新特点,也就是要利用现代媒体进行宣传,争取民众支持……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向敌人以及大众开展这种媒体战,从而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

混合战争凸显,一方面是因为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各方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加深;另一方面是因为核武器对战争的战略遏制作用,核大国转而寻求通过非军事手段达成政治目的。此外,高投入的现代战争难以保证高收益,也是原因之一。据美国《军队时报》网站数据,“9·11”事件后美国战争总花费超过6万亿美元,6900多名美军死亡,5.29万美军受伤,不但对国家长远利益并无多少增益,而且一再灰头土脸地退场。

其实就战场上直接的军事对抗而言,美军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但是,如果不能获得民众支持,那么任何战术上的一时胜利,都不能带来战略意义上的长久胜利。在此背景下,以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舆论等手段为特征,以获取民心、颠覆政权、建立于己有利的战略态势为目标的混合战争,开始受到推崇,并迅速成为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间斗争博弈的新常态。

“媒介爆炸”

舆论战效能增强

信息传播渠道和内容对舆论攻防至关重要。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快速迭代与融合发展,堪称“媒介爆炸”,不仅带来了信息生产和传播的变革,也大大增强了舆论战的效能。

从传播渠道看,在网络时代之前,政府可以通过封锁边境、审查报刊、干扰电台等措施,有效抵御敌方舆论渗透影响。而在“媒介爆炸”的网络时代,多节点、分布式、去中心化的网络结构和海量的网络信息,使得任何国家都难以实现对网络信息传播的完全控制。舆论战混杂在信息洪流中无孔不入,突破了渠道瓶颈,变得更加难以防范。

从传播受众和内容看,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全球网民数量超过44亿,活跃在社交媒体的网民接近35亿。人群聚集之所,便是舆论战场必争之地,网民成为舆论攻防的重要目标。在数字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网络信息往往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传媒功能于一体,传播内容更为丰富直观、现场感可信度更强、受众情绪更易被煽动,传播效果远优于传统媒体。

从传播环境和技巧看,在多维、立体、亲近的传播环境中,受众更容易受到同质化信息的包围,陷入“信息茧房”。同时,依托大数据和各种算法,可以实现对受众传递信息的量身定制和精准传播,从而强化传播效果,甚至对受众进行直接组织发动。通过社交媒体机器人、深度伪造技术等,还能主动引导舆论方向,实施有效舆论欺骗。借助不断发展的媒介技术,舆论战得以冲破对手传统的封锁限制,更加便捷高效地在敌内部“兴风作浪”。

“战绩”突出

舆论战致效多样

尽管“混合战争”的概念在2007年才被提出,但相关的实践其实早已开始。过去10多年,国际冲突和斗争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混合战争的特点,舆论战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突出。乌克兰自所谓的“橙色革命”以来的几次政权更迭,突尼斯、泰国等国发生的骚乱,舆论战都被推到前台。

争取国际道义优势和国内民众支持。2015年俄军出兵叙利亚之前,首先发起了一波舆论攻势。对外,宣传出兵是受叙利亚阿萨德政府之邀,打击“伊斯兰国”,符合国际法。俄领导人还主动与备受困扰的欧洲各国就难民问题进行协商讨论,从而牢牢占据国际道义的制高点。对内,俄主流媒体密集报道叙利亚难民潮和“伊斯兰国”暴行,将民众视线由眼前的经济制裁困境,转移到难民涌入风险和恐怖主义威胁上,赢得了强大的民意支持。

瓦解敌方作战意志,鼓舞己方军心士气,塑造战场有利态势。2020年,在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之间爆发的新一轮纳卡冲突中,双方都精心剪辑制作了大量战场视频,夸大敌方伤亡,淡化己方战损,使两国军民及外界难以把握实际战场态势。俄军出兵叙利亚后,每天向媒体通报战机数量、反恐战果等作战数据,宣传恐怖分子如何逃离阵地等情况,给对手造成军事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

进行长期舆论渗透,乘机挑唆矛盾、煽动暴乱。2010年,突尼斯一位失业青年的自焚事件,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交网络煽风点火,引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浪潮,导致突尼斯政府的倒台,揭开了“阿拉伯之春”的序幕。这起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其实有西方媒体的影子。此事件发生之前,突尼斯便出现了许多反对时任总统本·阿里的组织和声浪。这种通过舆论渗透更迭一国政权的“剧本”,之后也接连在埃及、利比亚、乌克兰等国上演。

舆论关乎战争胜败,关乎民心向背,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下,面对美西方的多重攻势,唯有夺取并守好舆论阵地,才能打赢随时可能到来的混合战争,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上图:在去年的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不断公布己方无人机锁定亚美尼亚军队远程火箭炮的照片,展示自己作战能力,向对手实施强大心理威慑。资料图片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