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的手,体现着血性与顽强,镌刻着忠诚与担当。即使前行的路上荆棘密布,即使双手早已伤痕累累,军人总会在危难时刻紧握钢枪坚守战位,张开双臂奋勇迎敌。前不久,中部战区空军某地导旅政治指导员高思峰为官兵讲述了一堂关于军人双手的教育课,通过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故事,刻画出一代代革命军人的样子。这堂课注重体验、互动性强,不仅调动了官兵的感官,更增强了代入感,直击官兵心灵。接下来,就请大家通过报道,近距离感受这堂由浅入深、设计巧妙的教育课。
——主持人 磊峰
课堂实例
授课人:中部战区空军某地导旅政治指导员 高思峰
授课时间:5月6日
“现在,请大家伸出自己的双手,观察一下。平时我们都用手来干什么?我最近发现有个别同志的手主要是用来刷抖音、打游戏,反正没怎么闲着。”听完中部战区空军某地导旅指导员高思峰打趣的开场白,台下不少战士笑了起来,不自觉地伸出手看了看。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军人的手’。”说着,高思峰在屏幕上放出第一张照片——阅兵行进中拍枪敬礼的特写,“第一双手来自阅兵场,我请娄明瑞给大家讲讲。”
四级军士长娄明瑞参加过国庆阅兵,对这个画面再熟悉不过:“别小看这个简单的动作,如果手上没有老茧,很难拍出气势,需要反反复复练习。有人为了快速练出老茧,就蹲在地上拍打滚烫的水泥地面。刚开始时,手掌又麻又疼,继而由红变紫,到最后就没了知觉。大家管这叫‘铁砂掌’。”
第一双手的故事讲完,屏幕上接着出现了一双粗糙不堪、指甲凹陷的手。大家纷纷猜测这双手的主人应该是位老者,而高思峰的话却让所有人感到震撼:“这张照片是我从《解放军报》上看到的,这双手的主人在阿里军分区服役,因为长期驻守在高海拔的‘生命禁区’,官兵不同程度患有高原病。这是一名上等兵的手,这张照片有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手’护。”
第三张照片是革命前辈贺炳炎和余秋里的合影。“他们都曾在红军同一支部队任职。后来,贺炳炎、余秋里都成了‘独臂将军’,余秋里失去左臂,贺炳炎失去右臂。”
随着高思峰的讲述,这段历史故事在官兵脑海中再现:在一场战斗中,贺炳炎右臂中弹,被抬到了医院,医生诊断要保命必须截肢。临时救护所根本就没有截肢需要的器械和麻醉药品,只能找到木工锯代替手术锯,找来吗啡代替麻药。但贺炳炎听说吗啡吃多了会损伤大脑影响判断后,将送到嘴里的吗啡吐在地上,强忍着疼痛说:“把毛巾塞到我嘴里,把我绑在门板上,锯吧!我受得了!”就这样,贺炳炎硬是没用一点麻药,完成截肢手术后,嘴里的毛巾已经被他咬得稀烂……
当所有人都在为英雄前辈的选择震撼时,屏幕上出现了第四张照片。“没有右手,还可以用左手敬礼。但如果失去了双手呢?下面这张图,想必大家印象更加深刻。接受习主席接见时,扫雷英雄杜富国举起断臂敬礼,他用这样一种坚强的方式告诉所有人,不管在什么时候,他都是一名军人,没有了双手,一样可以坚守使命、守护祖国。”
“军人的手,是守护的‘守’。”四张照片看完,高思峰总结道,“峥嵘岁月里,我们无数的军人,用双手坚守使命职责,守护祖国安宁。我们军人的手,是用来紧握钢枪,用来打倒敌人,用来守护祖国的。最后,请全体起立,让我们举起右手,面向军旗,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