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本版陆续刊发了西部战区某保障队执行任务中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的素材均来自该保障队的“微平台”“微课堂”“微阅读”“微讲坛”,而这“四微”,正是保障队政委朱毓姝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
朱毓姝任过副指导员、指导员、教导员、政治处主任等职,是原成都军区优秀“四会”政治教员、全军优秀青年标兵。多年来,她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问题。今天,让我们听听她组织开展“微”教育的心得。
搞教育不一定非要拉开架势
■组织开展教育的方法很多,为什么要选择“四微”?
朱毓姝:首先要说明,这里的“微”,是指方式简单灵活、便于操作运用,随时可以组织开展。它不是指作用小,可以忽略不计,而是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滴水见太阳”的大作用。当然,教育中还有其他方法,比如“网络+”、情景式授课、声光电课堂等形式,我们也在使用。可作为工作任务多、人员长时间在外且高度分散的单位,“四微”更适合我们。搞教育不一定非要拉开架势,正襟危坐,搞“堂堂之阵”,现在的问题是个别单位不顾自身实际,过于偏重形式,表面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却冲淡了内容。“四微”虽然不新,也不够“潮”,但对我们而言好用、实用、管用。
比如有两年,保障队离婚的官兵和大龄青年越来越多。我了解到,他们大部分人面对婚姻都说两个字:心累。特别是离异女军人,好像对婚姻产生了恐惧和错觉。其中有一个人,重新谈恋爱却很快拒绝了男方,原因竟然是人家没有读过《霍乱时期的爱情》,她就说那个人不是她的Mr.Right。
遇到这种事,完全可以把大家集合起来搞一次婚恋观教育,但我没有这样做,而是将一篇题为《即使是98岁,我也还要恋爱,想乘上那天边的云》的文章转发到微信群,并配上感言“我们不能总活在柏拉图式的精神世界里,生活的本质还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组织大家讨论。这就是“微课堂”的一种方式。
当然,“四微”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的,要注重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我让机关有意识但看起来非刻意地与共建单位开展联谊活动,引导这些单身官兵多与异性接触,早日“乘上那天边的云”。当年,就有3名大龄青年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微”教育因其小,可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条信息也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2019年10月至12月,我带队到高原执行任务,好多地方没有手机信号,加上工作忙,有的官兵几周不给家里打电话,有的家庭已经开始闹矛盾。到了元旦前一天,我特意找了一个手机信号好的地方,要求每个人给家里通视频、报平安,而我也代表单位介绍了官兵们的工作表现,并向他们的家人问好,感谢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就因为这简简单单的举动,很多人都哭了。上等兵兰盾对着手机屏幕指着我对他的母亲说:“妈,这是我们政委。她和我们在一起呢,您还有啥不放心的?”他说着说着就哽咽了。而他的母亲也在视频那边眼含热泪,一个劲儿叮嘱兰盾在部队好好干,不要辜负组织的培养。
那天晚上,我明显感到官兵的精气神特别高涨。这个过程我做了什么?就是临时搭了一个“微平台”——找了一个地方,说了3句话,但效果比把大家组织起来搞教育要好得多。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从事这么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您对教育组织方式怎么看?
朱毓姝:“四微”教育更多的是随机教育。过去我在团里任指导员、教导员、政治处主任时,讲授政治教育课多是统一组织、集中进行,课堂是会议室、学习室、大礼堂等场所,教案是制作精美、吸引眼球的课件,官兵们在台下拿着笔记本听听记记,坐姿挺直。说实话,这种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人员、内容、时间的落实,至于质量和效果,也就是教育进入思想、进入工作,有时并不明显。
我以前带过一个女兵叫黄秋莹,下连后工作劲头不是很足,性格比较内向,每次上教育课都比较平静,从她的眼神里看不到内心反映。于是,每次我在报纸上看到好的文章,就打一个标记,请她帮我剪下来,贴在本子上。时间一长,她就开始主动读那些文章,还会经常问我那些文章到底好在哪里。就是在这样的一“读”一“问”中,我看到了她的进步和改变。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当天,黄秋莹一个人独自坚守机台,接转了很多重要电话,确保了救援指挥顺畅。尽管眼睛布满血丝、声音沙哑,她仍干劲十足。
我们保障队还有一个干部,工作干得很好,年底民主评议得票却很低。这是为啥?经过了解才知道,他是属于“埋头干工作、抬头钻技术”的那种人,不喜欢扎堆娱乐、聊天,很多人不懂他,他也懒得融入集体。在决定找他谈心之前,我给他推荐了一篇题为《室友:是故意不让我进宿舍吗》的公众号文章。这不,还没等我去找他,他就开始有意识地到战友的办公室“串门”了。
这两个例子,都与“微阅读”相关。像我们这种技术型单位,官兵文化素质高、悟性比较强,不需要讲太多的大道理。所谓“响鼓不用重槌”,很多时候,我们带兵人、教育者适时点拨一下,他们就会自己捅破那层窗户纸。
当然,并不是说一般意义上的集中教育不搞了,集中教育非常重要,而且不可或缺。我的意思是做经常性思想工作,其方式手段要因时因人因事而变,没有一定之规,不必非要如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真实的力量最动人
■你们在“四微”里播放的短视频,看起来有点粗糙,可为什么如此打动人?
朱毓姝:这些短视频是我们保障队官兵自己拍摄制作的,里面的事是我们自己的事,人是我们身边的人。按说,大家天天朝夕相处,互相知根知底,有啥可感动的呢?
记得以前听过一句话,叫“墙里开花墙外香”。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有的“典型”把别人的事迹都安在了他一个人身上,身边同志看到后一对照,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就很不服气,自然也不会学习这样的典型。
思想教育无非“情”与“理”,但连接两者之间的“路”与“桥”恰是一个“真”字。不真,“情”是虚情,“理”是歪理,没人愿看愿听。
而我们搜集的身边人身边事,首先要确保真实,然后在真实中发现闪光点。千万不要以为大家都很熟悉,表现也差不多,没有啥可感动的,可能平时是这样,可是一旦任务来临,每个人的表现就不一样了,而感动,就在“与众不同”里。
比如助理工程师马申佳在某河谷面对激流的纵身一跳。马申佳刚毕业分配到队里时有点心高气傲、眼高手低,干工作经常往后躲。如果不是战友拍摄的视频真实“曝光”了他在高原执行任务时的不佳表现,他就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也无从作出改变。
比如政治工作干事冯雅与战友光着手在严寒里拧完72颗螺丝。冯雅在平时看起来文文弱弱的,没想到上了高原,面对严重的身体不适,却表现得像个“拼命三郎”,为了完成任务,最后瘫倒在地,令大家刮目相看。任务结束归队,我让她把这段经历整理出来,利用“微讲台”给大家上了一课。
“拔足再濯,已非前水。”时势造英雄,也考验着官兵。这就需要我们带兵人要时刻睁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采撷真实的细节,让身边典型看得见、够得着、学得来,切忌对官兵的点滴进步视而不见、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