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走进军营“零零后”·记者高原蹲点手记④

在荒凉的地方,理解爱的真谛


■本报记者 陈典宏

今年20岁的上等兵翁雨鑫,是带着“逃离”的心态走上高原的。

在陆军某旅高原驻训场,当戴着大棉帽、穿着一身肥大棉衣的翁雨鑫站在面前时,记者很难把他和那个玩机车的都市大男孩联系在一起。

入伍前,在城市长大、自称“没有好好读书”的翁雨鑫,中专毕业后,和姐姐一起开过奶茶店、玩过机车、加入过改装车车队,日子过得时尚而潇洒。

5岁时,父母离婚,他跟着干装修的父亲生活。早出晚归的父亲,成了他几天也难得见一次面的“熟悉的陌生人”。离开家的母亲,也不常回来看他。

“既然不爱,为何还要将我生下来?”在翁雨鑫幼小的心灵里,他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没人爱的孩子,尽管父亲给了他足够的零花钱,母亲见一次唠叨半天。

“给钱能怎样?叮嘱又如何?到最后我还不是经常一个人。”每当夜深人静时,他和小伙伴们开着改装摩托车,风驰电掣行驶在夜色里。他用发动机的轰鸣声,掩盖着内心的柔弱和委屈。

“突然有一天,我厌倦了现在的生活,就报名参军了。”翁雨鑫不愿再这样下去,决定到部队去“磨磨性子”。

新兵专业训练刚一结束,连营区都还没有熟悉的他,随部队上了高原。由于刚开始没有足够的取暖设备,单兵帐篷内呵气成霜。班长赵家鑫和另一名老兵睡在门口,把羊毛褥子给了他和另外一名新兵。夜里,班长三番五次起来给他们掖被子。一次翁雨鑫患了急性肠胃炎,班长背着他小跑了1公里。他病情缓解了,班长却累晕倒了……

冲锋在前头、睡觉在门口、吃饭在后头……干部骨干们的举动,让他一次次眼眶湿润,一次次想起了自己从小缺乏的“爱”。

“爱是张望,爱是唠叨,爱是怕你累着怕你冻着。” 因为遥远,所以思念;因为孤独,人会变得格外清醒。无数个夜晚,仰望璀璨星空,回忆起过去的一点一滴,他对父母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父母有父母的生活,虽然他们分开了,却丝毫没有减少对我的爱。”

“失联”整整两个月后,他拨通了母亲的视频电话。当电话接通的那一刻,母亲哭了。“妈妈,别哭,您看我这儿不好好的嘛。”电话这一头,翁雨鑫笑着安慰母亲,眼泪却不自觉滑出眼眶。

高原,催人成熟,有时在越荒凉的地方,越能理解爱的真谛。经受了高原风雪的洗礼,曾经的“叛逆少年”,几个月后已经和老兵一样干活麻利。

长大了、懂事了的不只是翁雨鑫。来自陕西渭南的上等兵赵智航,20岁的年纪,却显出少有的成熟。

在“上学”与“当兵”的选择上,他和父亲曾经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坚持当兵的他,最终和父亲陷入“冷战”。

雪山上,思念总是像草一样疯长。那些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就像电影里的特写镜头,被瞬间放大。

“我没有上过多少学,只能一辈子出苦力,我不希望你走我的老路……”早出晚归跑货运、落下一身病的父亲的话语,一次次在赵智航的耳畔响起。他突然明白了父亲为什么坚持让他上学。

两个月后的一天,再打电话时,父亲满是关切的声音出现在话筒那头:“航儿,山上冷不冷、适不适应、吃得好不好?你有你的选择,我不该坚持自己的想法……”

其实,高原驻训的日子,父亲一刻也没有停止思念他。母亲告诉他,每次打电话,电话铃声一响,父亲准会第一个站在话机前,生怕漏掉他说的每一个字。尽管每次母亲与他通话时,父亲站在一旁一言不发,但他急促的呼吸声,表明他在担心和牵挂。

手握话筒,赵智航热泪长流,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他错怪的父亲,其实一直都在默默支持他。那一刻,父子俩“尽释前嫌”,流淌在血脉里的骨肉亲情,又一次得到升华。

那次,他给父亲打了很久的电话,详细询问父母穿多大尺码的衣服。今年春节前,他托下山的战友给父母每人买了一件厚厚的棉服,这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给父母送礼物。

走上高原,有人收获亲情,也有人失去爱情。一些年轻的战友,在上山前接到女友的分手电话;一些忍受风雪吹打的年轻战友,刚刚走下驻训场,便收到从山下捎来的分手信……对这些“00后”来说,他们还未完全品咂出爱情的甜蜜,便已尝到了苦涩,但他们经过短暂的失恋痛苦后,便坦然接受了。

海明威说:“人会在受伤的地方,长出结实的翅膀。”在工兵连上士王栋财看来,分手也是年轻官兵可能会经历的人生体验。可喜的是,军营给人自信,高原让人成长,也让这些“00后”更加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在雪域高原,在生命禁区,唯有爱让人温暖和感动。聆听这些大孩子们或平凡或热烈的爱的故事,记者的心头,涌动的是爱的暖流,交织的是欣慰和感慨……

上图为翁雨鑫近照。王光耀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