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火箭军某旅发射六营营长杨京来到贵州遵义会议纪念馆,当起了官兵追寻红色足迹的“网络主播”。作为导弹发射营营长,杨京业务素质过硬,带兵严格,一向以“铁血担当、铁面无情”著称,遇事总是冲在前、干在前,但受领这样一个“抛头露面”的任务,对“铁营长”杨京来说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为了当好这个“主播”,杨营长先后在单位的军史馆和驻地的理想信念教育基地进行了多次演练,多多少少心里算有了点“底气”。
和工作人员简单沟通后,直播准时开始。“首长、战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本期党史学习教育主持人杨京,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遵义会议旧址……”从军10多年,杨京对遵义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早就了然于胸,此时面对“云端镜头”也显得非常自信。
“我们来到的这个房间就是当时的军委作战室。墙上悬挂着的是云贵川三省作战地图。大家可以看到,当时的红军正处于国民党军队的严密包围之中……”作为导弹发射营营长,杨京对地图的观察有着专业的敏锐。通过杨京的分析和讲述,身在营区的官兵真切感受到了“生死攸关”的含义。
“杨营长,您能把右前方那个水壶放大一些让我看看吗?”此时,第一个弹幕提问跳了出来。“当然可以!这个是一位红军战士使用过的水壶,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摔打磕碰留下的凹坑,由此可以想象当年红军将士面对的作战环境”。第一个问题还算简单,但战友们接下来的问题却超出了杨京的预料。
“红军是怎样攻占遵义城的?”“‘左’倾错误思想是什么意思?”“遵义会议讨论的最大矛盾问题是什么?”……官兵通过手机识别屏幕显示的二维码,一个接一个地向“主播”杨京发起了提问。为了讲好这堂“云端党史教育课”,杨京提前好几天来到贵州遵义,反复学习这段历史,熟悉相关知识。尽管准备充分,但面对如此热情的官兵,他依然有点应接不暇。
“肚里没点知识储备还真应付不了大家的提问热情。”杨京心里既高兴,也有一点担忧,“我是第一次当主播,讲得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见谅。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直播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短短一个小时的直播,官兵参与热情高涨,弹幕、留言、点赞过万条。
“一次直播,官兵反响居然这么热烈!”直播结束后,杨京格外兴奋。“我们党有着极为丰富的红色资源,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多基层官兵无法身临其境参观学习。我想,这一次的创新尝试,虽然仍有美中不足的地方,但总体效果上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
“没想到平时不苟言笑的营长,居然当起了‘主播’,这样的党课真接地气!”“我的家乡在赣州,下次休假的时候,我也要争取当一次‘红色主播’……”看完杨京的授课,官兵仍意犹未尽,已经开始憧憬下一次的“云端党课”。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学习教育应注重方式方法创新。”该旅政委介绍说,官兵更乐于接受形式活泼、特色鲜明的教育方式;下一步,他们还将紧扣建党百年这条红线,充分借助网络资源,不断创新方法、丰富手段,精心打造系列党史教育“云课堂”“精品课”,每期遴选优秀官兵赴有关教育基地,采取“现场连线、云端直播”等方式,把党史讲鲜活、讲透彻、讲到官兵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