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皲裂、黑红发紫,与稚嫩的脸庞形成鲜明对比。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记者很难相信这是一名19岁年轻战士的手。
在高原某驻训场的炊事班,记者见到了这双手的主人——陆军某旅工兵连上等兵杨飞。
正在准备做饭食材的他,一次次将双手伸进冷水中,却不皱一下眉头。要知道,高原上的冷水,足以用“彻骨之寒”来形容。
“别看我这双手不好看,可耐寒抗冻!”看到记者面露惊讶,杨飞露出充满朝气的笑容:“在高原,炊事兵要过的第一道关,就是冷水关。”
然而,第一次接触雪山上的冷水时,杨飞并非像现在这样自如。他说,当时自己像被电击了一样,双手很快就麻木了,变得通红,基本不听使唤。
但炊事兵怎能怕冷水?杨飞硬是咬着牙将双手一次次伸进冷水中,只为尽快地适应。
其实,杨飞最开始并不是炊事兵。指导员姜齐告诉记者,来到高原后,炊事班人手紧缺,杨飞便自告奋勇,主动报了名。
“我最高兴的,是我是此次高原驻训连队第一个把馒头蒸得有模有样的炊事员,我蒸的米饭连旅首长都说好吃!”说这话时,杨飞满脸自豪。
当多数地方上的同龄人可能还“十指不沾阳春水”时,杨飞已经承担起一个连队的主食制作任务。
每当黎明,雪山都在沉睡时,杨飞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和面、揉面、发面、制作、上锅……一笼笼饱满有形的馒头,在这个19岁年轻战士手上新鲜出炉。杨飞说,看到战友们香甜地吃着自己做的馒头,他就觉得无比满足。
平时一有时间,杨飞还会到各班,了解战友们对伙食的反馈,征求改进意见。
“从刚来连队时的‘闷葫芦’到如今的‘自来熟’,杨飞是全连变化最大的一个。”在指导员姜齐看来,炊事员岗位让杨飞找到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增强了自信。
“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来到了军营,来到了雪山,当了炊事员。”杨飞说,他的父亲是一名老兵,常把“当兵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挂在嘴边。当自己真正穿上这身军装后,才终于理解了父亲的话。
“我的责任,就是让战友们吃好,吃出战斗力。如果战友们爬冰卧雪训练归来,不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就是我的失职!”
责任,当这个沉重的字眼在一名“00后”战士那里变成具体行动时,那么他真的长大了。
“吃了大部分同龄人未曾吃的苦,以后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打败我了!”和杨飞一样,19岁的上等兵陈俊在雪山上也收获了自己的成长。
选择报名参军,陈俊最初是为了圆妈妈的军旅梦。然而,来到军营后,他才发现,其实是圆了自己的梦。“我庆幸来到了军营,也庆幸当新兵就有机会上高原驻训,这让我有了很多同龄人都没有的经历。”他说。
“当兵3个月不跑回家就算不错了!”在妈妈的眼里,曾经的陈俊是个不折不扣的“网瘾少年”,玩游戏经常通宵达旦。
连陈俊自己都没想到,他不仅坚持了下来,而且在高原驻训没有网络的日子里,戒掉了网瘾,还培养了新的爱好。
陈俊所在连队每周都会举办“读书分享会”,这是他最喜欢的活动。利用忙里偷闲的时间,他读完了好几本大部头书籍。每次分享读书体会,陈俊总能有一些深刻的见解。
“今年父亲50岁,我19岁,妹妹才1岁,我得给妹妹做好榜样,担起一个男人的责任。”谈起自己的变化,陈俊说出了一句连记者都叹服的话:“我已长大成人,就得有成人的样子。”
“其实,我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开发一款属于自己的游戏。”谈到将来,陈俊眼神里充满憧憬。他说,闲暇之余,他有了更多时间去思考未来的人生,也开始静下心来学习计算机编程。为了磨练性子,他还拿起了画笔,如今也画得有模有样。
成长,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人生课题。在军营的历练中,“00后”战士们有了自己对成长的感悟;而来到高原,则让他们的成长一次次提速。
大学生士兵王笑笑说,吃苦就是“吃补”,这是青春的另一种颜色。大学生士兵秦小艺和李冰洁说,一次驻训,终身受益。19岁的上等兵杨磊说,无论是心智还是阅历,自己已比地方的小伙伴们领先一大步了……
看着这些年轻的脸庞,记者不由得想起一位诗人的吟诵:“荒野的路呵,曾经夺走我太多的年华,我庆幸:也终于夺走了我的闭塞和浅见;大漠的风呵,曾经吞噬我太多的美好,我欣慰:也吞噬了我的怯懦和哀怨。于是我爱上了开放和坦荡,于是我爱上了通达和深远……”
都说高原有一种催人成长的魔力,但对于这群“00后”士兵而言,真正开启成长之门的,是青春和使命的交响。
上图:上等兵杨飞正在制作主食。 王光耀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