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是意志的磨砺,是能力的提高,也是人生境界的升华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们感动。乍一看,这些人和事都是一朵朵平凡的浪花,然而当其汇聚到一起时,就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耀眼的风景。
马旭是一位老兵,已年过八旬。纵观她的人生经历,跳入我脑海中的是两个字:超越。超越是意志的磨砺,是能力的提高,也是人生境界的升华。在一次次自我超越中,马旭站到了事业的高地,更站到了人生境界的高峰。
从沦陷区“拾穗者”到新中国第一代女空降兵,是意志的超越。出生在抗战烽火中的马旭,家乡被日寇侵占。从小她就缺衣少食,日子过得十分清苦。为了活下去,她经常在秋收时去田地里捡别人收割后剩下的粮食颗粒。家乡解放的那一年,马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后来学业有成,成为原武汉军区总医院的一名军医。而当她得知一支新组建的空降兵部队需要军医时,便放弃了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主动申请到空降兵部队工作。为了搞好跳伞训练的后勤保障,她下决心参加跳伞训练。当时身高只有一米五几、体重不到35公斤的她,根本不具备跳伞的条件,但她硬是凭着一次次刻苦的训练,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跳伞员……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受不住磨砺,人生难成大器,战胜自我,才能成就大业。在攻坚克难中淬炼意志,不断前行,是马旭成长的特点,也是成才的普遍规律。无数事实证明,越是艰辛的拼搏,越体现奋斗的价值和意义,也能给人带来成长与幸福。
从普通医生到科研老兵,是能力的超越。在成功者的眼中,矛盾和问题不是旅途上的障碍,而是攀登事业高峰的阶梯。因为马旭,同为军医的爱人颜学庸也学会了跳伞。他们在跳伞中发现,常有伞兵因落地不稳而脚踝受伤。为了攻克这个难题,夫妇俩刻苦攻关,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充气护踝,在部队成功推广使用后,使跳伞着陆时冲击力减半,脚扭伤情况接近于零。他们离开工作岗位后,依然紧盯部队需求搞科研,不但成果丰硕,还主动担任义诊大夫,为部队官兵和驻地群众解除病痛。从医生、跳伞员到科研老兵、义诊大夫,一次次角色转换的背后,是向新的领域的冲刺,是对自身潜能的发掘。马旭夫妇身上所体现的学习精神、创新精神、钻研精神,对于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干事创业尤为重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为自己赋能,勇于改革创新,才能使自己的能力素质“水涨船高”,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更大贡献。
从一个铜板的路费到千万元巨资的捐款,是人生境界的超越。马旭从军出发前夕,母亲给了她一个铜钱作为出门的盘缠;数十年后,马旭夫妇节衣缩食,加上专利收入,共同攒下千万元家底。按理说,他们完全可以用这笔钱安享晚年,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一些。然而,夫妻俩却一直过着节俭的日子,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部队发的军装,把节省下来的千万元巨资全部捐给了家乡人民……“应知学问难,在于点滴勤。尤其难上难,锻炼品德纯。”能力的超越,尚能靠勤奋和钻研可得,而品德的锤炼、境界的提升,则需要从内心生发自觉,不断摈弃“小我”、升华“大我”,直抵“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着”这个人生终极的话题。马旭的人生经历一般人不会有,但我们可以像她那样,少一些狭隘的“自我设计”,看淡个人名利和物质享受,多思考一下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对社会有益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努力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充盈起来。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有滋有味、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