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性对抗尚未展开,整场演练便被裁判组判定为失败。火箭军某团防化营在演练中“走麦城”的经历,让官兵对“实战化”的理解更加深刻——
阳春三月,该团组织的一场红蓝对抗演练打响。为进一步检验部队陌生战场环境下的快速反应能力,该团将“战场”从开阔地带转移至密林深处。按照演练计划,防化营的任务是规避蓝方攻击,按时抵达模拟发射阵地进行“战场”保障。
得知“战场”变化,红方指挥员、防化营营长董龙暗喜:以往“战场”设在开阔地带,虽然装备撤场转移方便,但人员装备伪装难度较大,容易暴露目标;此次转战密林,有了天然伪装做掩护,只要装备转场路线规划得当,完成任务不在话下。
“登车,向1号点位进发!”演练开始后,董龙指挥官兵快速机动。对讲机中,陆续传来各分队“一切正常”的情况报告。
“远处空中出现不明飞行物,判断为蓝方无人侦察设备!”警卫分队突然传来“敌情”报告。
“加速行驶,向备用路线转移!”董龙迅速下达指令。很快,“钢铁巨龙”悄然隐入密林深处。
抵达一处平整地带后,官兵就地展开伪装,数十台装备车辆很快便与丛林浑然一体。看着精心伪装的成果,董龙更觉稳操胜券。
不料,正当官兵静待蓝方侦察结束时,一支蓝方小分队猛然扑进伪装地域,大家措手不及,被“包了饺子”……
虽然对抗尚未正式展开,但由于红方保障力量遭遇严重“伤亡”,裁判组当场宣布:演练失败!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演练结束,百思不得其解的董龙主动向蓝方指挥员解安斌请教。
解安斌摸着还隐隐发烫的车辆轮胎解释道:“是没有消热的轮胎‘出卖’了你们。”
原来,以往在开阔地带展开演练时,光照时间长,导致地面温度较高,未经消热的车轮与地面温度相差不大,蓝方的热源侦察设备难以发现目标。转入丛林作战后,光照减少、气温不高,而经过长途机动的战车,车身钢铁部件散热较快,但轮胎因橡胶材料散热慢,如不及时进行消热处理,密集热源在侦察设备前便暴露无遗。
“车身好比战车的‘衣服’,轮胎好比战车的‘鞋子’,伪装不能光顾‘衣服’、忘了‘鞋子’。”防化营的经历,引发该团党委一班人深思。复盘总结会上,该团领导带领官兵深刻检讨,深查细纠实战意识淡薄、惯性思维太强、方案预案制订不周密等问题。随后,他们专门召开议战议训会,对发现的问题不足拉单列表,逐项制订整改措施并责任到人、限时整改。他们还举一反三,针对日常训练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挖根源、出实招,增强各级指挥员的实战意识,立起鲜明实战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