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基础。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大国。长期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我国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就地和迁地保护、深化国际合作等政策措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展望“十四五”,我国将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强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修复,守住自然生态的安全边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
野生动植物保护
构筑全方位政策法律屏障
日前,湖北省宜昌市传来好消息:当地渔政部门派出的无人机在长江流域巡查时,拍摄到一头长江江豚。
有“微笑天使”美誉的长江江豚数量比大熊猫还少。2018年7月,农业农村部发布数据显示,长江江豚仅剩约1000头。今年2月5日,长江江豚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随着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初显。
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空间的“主角”,它们的种群数量往往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今年是我国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40周年。40年间,我国坚定履行公约义务,积极推进履约行动,履约成效显著。目前,全国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已得到有效保护。大熊猫、朱鹮、苏铁、珙桐等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是推动野生动植物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2月,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在全部保留原名录所有物种的基础上,新增517种(类)野生动物,野生动物保护范围进一步扩大。
至今,我国已建立起以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为主体的履约立法体系,在CITES组织的履约国内立法评估中被评为最高等级。
云南省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2020年4月以来,云南省勐海县严厉打击种茶毁林等违法犯罪行为,实现种茶毁林违法犯罪线索100%核查销号、案件100%查办销案。针对受损地块,采取自然恢复、人工促进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相结合的方式,科学选择树种,发动群众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目前,受损林地人工植被恢复工作已全部完成。
建立自然保护地
划定区域生态保护“红线”
2020年冬,云南省迪庆州纳帕海自然保护区迎来候鸟迁徙高峰。其中,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黑鹳种群数量达到416只,创下保护区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
纳帕海湿地是我国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2016年以来,迪庆州持续推进纳帕海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实施社区共管等方式,恢复湿地面积1万多亩,生态环境日益向好。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建立自然保护地,就是划定了区域生态保护的“红线”,任何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人类活动都将受到限制。“十三五”期间,我国自然保护地数量达到1.18万个,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
作为生态文明领域的重大制度创新,2015年,我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5年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顶层设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资源保护、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阶段性成效。在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一幅幅美丽中国的画卷正徐徐铺展。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地保护范围及功能分区,加快整合归并优化各类保护地,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期。”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领导说,他们将推动国家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升级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系统,开展成效评估,及时预警生态风险,定期发布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状况报告。
荒漠化防治
为“地球癌症”开出“绿色药方”
先后以同样角度拍摄的两张照片,对比明显。一张草木稀疏、土石露出,另一张则满目苍翠、草木繁茂。时隔6年,云南省西畴县的自然环境已发生显著改善。
西畴县地处滇黔桂石漠化核心区,石漠化率曾高达七成以上,一度被认为是“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
2015年,西畴县开展大规模石漠化治理,开启“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的“六子登科”石漠化治理模式,一点一点将荒山染成绿色。
由南至北,绿进沙退。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分别减少2424平方公里和1980平方公里,植被平均盖度年均增加0.7个百分点。
“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880万公顷,制定实施《全国防沙治沙规划》《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国家沙漠公园发展规划》等,实行严格的荒漠生态保护制度。截至目前,我国已批准建立53个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125个国家沙漠(石漠)公园,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达177.2万公顷。
“如今,自然环境较好的地方已经基本完成荒漠化治理,剩下的大多数地方环境相对恶劣,治理难度和成本越来越大,防沙治沙已经进入‘啃硬骨头’阶段。”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领导说,“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推进边疆地区、主要沙尘源区以及江河流域等地荒漠化治理,计划完成治理任务850万公顷。
“荒漠不是病,荒漠化才是病。”“防沙治沙的目的,不是消灭所有的荒漠,而是将本不该是荒漠的地方恢复原貌。”不少专家认为,天然的荒漠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在内蒙古阿拉善生态产业科技创业园,一片片梭梭林迎风而立。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梭梭的根部嫁接种植了“沙漠人参”肉苁蓉,实现地上获得生态效益、地下获得经济效益。近年间,内蒙古、新疆、宁夏等地沙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沙产业,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群众增收。石山沙地不仅变成了绿水青山,还成为当地群众的“金山银山”。
生态系统修复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作为海河的一条重要支流,潮白河贯穿京津冀三地,也是流域内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然而,由于气候环境以及地下水过度开采等原因,潮白河一度断流多年,带来草木枯萎、土壤退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对此,京津冀联合推进潮白河水生态系统修复,实施退耕还林、清洁小流域治理等一系列水源涵养生态工程。2018年,京冀两地政府签订《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共同出资设立生态补偿金,推动112项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实施。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由山川、林草、湖沼等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着无数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牵一发而动全身。
“十三五”时期,我国开展了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涉及全国24个省份,惠及65个国家级贫困县。这为解决区域生态问题、提高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发挥了示范作用,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积累了实践经验。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今年两会期间,习主席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沙怎么摆布,要做好顶层设计,要综合治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印发实施,为“十四五”及更长时期的生态系统修复工作明确了方向。
推动生态系统修复,摸清底数是基础。2019年起,自然资源部启动全国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提出利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全国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全国全覆盖。这意味着,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所有自然生态空间将得到明确与完善,资源“家底”更加清晰。
(本报记者 王 钰、通讯员 徐汇博整理)
栏头设计:扈 硕
上图:云南省高黎贡山素有“生命避难所”“世界物种基因库”的美誉。图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专职巡护队队员在山间巡逻。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摄
下图:在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科研人员正在观察人工繁育的“植物界的大熊猫”峨眉槽舌兰幼苗的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