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形势分析不能成为“形式”分析


■向  勇  张光轩

民间有句俗话:早知三天事,富贵万万年。形势分析作为盘点不足、总结经验、防范风险、推进工作的一项重要方法,不可或缺。重视形势分析,对形势进行科学预判,可以为制订方针、描绘蓝图提供依据,很有必要。

然而,一些机关部门组织形势分析时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存在让基层“陪会”的现象,干扰基层正常工作秩序;有的分析形势太多、太频,结果走了过场;还有的仅仅是为了纸上留痕,给上级一个回应……

多久组织一次形势分析,什么形势该分析、如何分析,《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进行了相应明确,这些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总结。随意组织形势分析,不仅违背了形势分析的初衷,达不到促进工作的目的,久而久之还可能沦为形式主义。

形势分析走形式,究其原因有两个:其一,不是为了尽责,而是把“会开了、强调了”与“落实了、做到了”画等号,日后发生问题、出现差错或迎接检查时,以“会”为证为自己推责。其二,则是工作能力不高的表现,简单用分析次数、参加人数代替分析质量,使形势分析变成了“形式”分析。

革命战争年代,面对紧张战局、危急情况,我们的指战员常常几个人、几个板凳、几分钟就完成一次战前形势分析,为接下来的战斗提供决策参考。可见,形势分析并不在于形式如何,煞有介事地搞堂堂之阵不见得效果就好。

和平时期,无论是基层建设、安全管理,还是备战打仗,都各有其面临的问题和需要完成的任务。要始终聚焦中心,紧紧围绕战斗力建设,点面结合、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搞好形势分析,真正把形势分析透、把问题研究透、把措施定具体、把落实抓到底,明确责任人、列出时间表,使形势分析真正落实见效,发挥指导和促进工作的目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