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是产生民族战歌的黄金时代。一首首雄壮嘹亮的抗战歌曲,为处于危难时刻的中华民族发出了抗日救亡的呐喊,成为民族解放强大的精神武器。诞生于1935年的《救国军歌》,以其无比坚定的音调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在当时内战声浪未止的时候,唱出了“枪口对外”一致抗日的响亮口号,成为抗战军民最爱唱的战斗歌曲和救亡歌咏活动中的必唱歌曲。
《救国军歌》的词作者是爱国诗人塞克。塞克原名陈秉钧,20年代后期改名为陈凝秋,塞克是他的笔名。日寇侵华初期,他在东北参加了义勇军。1933年,他来到当时抗战文艺中心上海。1935年一个春末夏初的晚上,塞克夜不能寐。日军的侵略、中国老百姓的悲惨生活、自己参加义勇军的经历……一齐涌上心头。他开始酝酿抗战诗篇,“救中国”是他要表达的主题。很快,《救国军歌》的歌词应运而生。第二天,塞克匆匆拿着歌词去找好友冼星海。歌词触发了冼星海心中的乐思和灵感,短短五六分钟,曲谱初稿完成。
《救国军歌》歌词多采用人们生活中的大白话,非常简练。第一段明确提出“枪口对外”“不打自己人”“维护中华民族”,坚定地表现了反对内战、团结一致、全民抗战的思想;第二段号召军民拿起武器,奋勇杀敌,夺取最后胜利。
《救国军歌》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队列歌曲,原为齐唱歌曲。曲调的民族性、旋律性和号召性极强。从调式上分析,歌曲为典型的民族五声音阶宫调式,音调高昂激越又果敢坚定,情绪激昂慷慨,表现了军民团结抗战的钢铁意志和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心。
《救国军歌》是词与曲完美结合的抗战歌曲典范。歌曲一扫此前许多救亡歌曲悲愤沉郁之风,充满了高亢激昂的阳刚美。虽然音域只有九度,但是旋律线条起伏跌宕、错落有致,听起来铿锵有力、入耳难忘,唱起来更是朗朗上口、好唱易记。歌曲诞生后,很快便以惊人的速度传遍全国,有人曾把它称为中国抗日救亡第一歌。
在“一二·九”运动中,青年学生迎着刀枪,唱着《救国军歌》前进;西安事变时,许多爱国群众走上街头,手拉着手、臂挽着臂,唱着这支战歌游行;为庆祝台儿庄大捷,1938年4月10日,周恩来站在江心指挥船上,带领武汉游行群众高唱《救国军歌》。
歌声是民族的心声、时代的交响、风云的前奏,抗日救国的决绝意志就在《救国军歌》这支流畅而激越的旋律中崛起。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人们很难接触到系统的革命理论,但民族危亡、国恨家仇,一首歌就足以让他们热血沸腾。在民族危在旦夕、救亡迫在眉睫的非常时期,《救国军歌》这支短小精悍而充满力量的进行曲,成为中国抗日军民心中的精神食粮,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斗争士气。
时光荏苒,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但是,《救国军歌》因其鲜明的阳刚之美和崇高的爱国情怀,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感染力。那激昂嘹亮的歌声,不断激发着华夏儿女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励着我们奋力前行。
(作者系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