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第83集团军某旅“沙家浜连”——

让“芦荡火种”越燃越旺


■本报记者 程 雪 特约记者 张 旭 通讯员  殷 杰

那一天,谭凯见到了心中的那片芦苇荡——

恰逢阳澄湖朝霞初上,新生的绿苇映衬着浮光跃金的水面,像是一幅恬静而又热烈的画卷。

第一次,谭凯来到了连队荣誉室展板上出现过许多次的地方——

2019年5月,身为第83集团军某旅“沙家浜连”指导员的他,趁休假之际,驱车抵达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镇。

作为5A级旅游风景区,沙家浜游人如织。耳畔交替响起摇橹的吱呀声,谭凯怎么也无法将眼前的岁月静好与曾经的残酷战争联系在一起。

1939年冬,江南抗日义勇军奉命西撤,刘飞、夏光等36名伤病员留在沙家浜芦苇荡中养伤。在群众掩护下,他们成立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组建了“沙家浜连”的前身——“新江抗特务连”。不到一年,这支队伍就发展到4600余人。

外国军事专家至今无法理解这一战争奇观——

苏常太三角地区,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交错。日伪军的据点像梅花桩般,占据各个交通要道。新四军伤病员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像尖刀一样,牢牢揳在日伪统治的心脏地带,建立了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

“芦荡火种”生生不息,带给百姓希望和力量。82年过去,源于阳澄湖上的“沙家浜精神”,已深深烙印在“沙家浜连”一代代官兵的骨骼血脉中。

此刻,望着眼前绿苇如海的阳澄湖,谭凯坚信,作为“沙家浜连”的官兵,他和战友们一定会让“芦荡火种”越燃越旺!

在祖国母亲的大地上,用青春播下颗颗种子

“那青松逢灾受难,经磨历劫,伤痕累累,瘢迹重重,更显得枝如铁……”抑扬顿挫的唱腔从排练室飘来。在“沙家浜连”,几乎每名官兵都能像模像样地哼唱几段京剧《沙家浜》。

作为土生土长的沙家浜人,上等兵平安从小就听爷爷讲沙家浜的故事,参军报国的种子悄悄埋进了他的心田。2019年,平安如愿迈入军营。让他惊喜的是,他竟然来到了这个从自己家乡走出来的英雄连队——“沙家浜连”。

与其他参加排练的战友相比,平安更加紧张激动。“沙家浜”这3个字代表了他的家乡,他不想给自己的家乡丢人。

为了帮平安找感觉,中士刘家成把平安领到了连队荣誉室。刚进门,一面巨大的浮雕墙映入眼帘。置身其中,平安仿佛回到了战火硝烟的芦苇荡,看到了暗影笼罩下的鱼米之乡,36名伤病员一边休养,一边和敌人战斗——

曾经,伤病员们伤口溃烂,却没有药治疗,苍蝇飞来飞去,专叮患处,他们只能用芦苇叶子遮住伤口;

曾经,大雨连绵,阳澄湖水暴涨。入夜,战友们手拉着手,不敢打盹儿。谁料想,一名伤病员还是被湖水冲走,找不到踪迹;

曾经,敌人重重封锁,官兵们只能以芦花御寒,以芦根果腹,与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

平安终于领悟到,那些耳朵都快要听出茧子的唱词,原来每个字都有千钧之重——面对日伪顽匪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面对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先辈们始终怀着对党的无比忠诚,与敌人斗智斗勇,挺立成一棵棵“青松”……

从芦苇荡中走出来的英雄们或许未曾想到,若干年后,他们的故事会被搬上舞台,启迪着一代代后辈们奋勇向前。平安渴望像先辈们一样,成为“泰山顶上的青松”,做“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的士兵,守护祖国的河山。

2020年,连队随部队远赴大漠,参加野外驻训。从小在江南水乡长大的平安,第一次感受到西北的黄沙漫卷。一次阵地紧急转移任务,突然下起雨,雨越下越大,路面湿滑,黄土地变成了“泥海”。

撤收伪装网时,平安摔倒了,浑身上下都是泥。“你是‘沙家浜连’的兵,不能给连队拖后腿。” 平安迅速爬起来跟上,和战友们一起完成任务。

那次驻训后,平安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拔节成长,他由衷地为自己是“沙家浜连”的一员而骄傲。连队一名战友也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感悟:“在祖国母亲的大地上,我们用青春播下颗颗种子,它们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

一名士兵的成长,一个连队的成长

2020年5月,“沙家浜连”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入连仪式。与以往不同,这次的入连仪式只有一个主角——上等兵寇译禾。

晴空下,寇译禾重重地呼了一口气,等待那个重要时刻到来。

“寇译禾!”“到!”

“现正式接收你为‘沙家浜连’第3235位传人。”教导员李文明郑重地将一本《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递到他手上。

《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是关于“沙家浜连”历史的专著,记录着先辈们当年在芦苇荡中的艰苦岁月,对“沙家浜连”一代代官兵都有特殊的意义。

接过书籍,寇译禾和全体官兵一齐面向连旗宣誓:“我将铭记连队历史,秉承连队传统,弘扬连队精神……”

这场入连仪式,是寇译禾成为“沙家浜连”真正一员的“成人礼”,也是他告别曾经自己的见证——

20岁的寇译禾有点叛逆。刚到部队时,他处处跟连队骨干“对着干”:训练场上偷懒是常态,连队组织文体活动,他永远是最不乐意参与的那个人。

“自己就这样了,成不了好兵。”寇译禾一度心灰意冷。

那一天,站在连队荣誉室门口,无论指导员谭凯怎么劝说,寇译禾就是不肯迈进荣誉室的门。

“我这种兵,进去会玷污荣誉室……我不进去。”寇译禾低着头说。

听到这句话,谭凯的心像被什么东西击中一样——即使寇译禾常和连队对着干,可他心里是那么在乎自己的连队,在乎连队的荣誉!

谭凯没有强拉寇译禾进荣誉室。他决心改变寇译禾:成立三互小组,他和班长郭成成一起全方位帮带寇译禾。

润物细无声。慢慢地,寇译禾变了,眼里有了光,训练场上有了劲。

手捧那本《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寇译禾终于昂首挺胸踏进了连队荣誉室的门。站在班长郭成成比武夺冠荣立二等功的展板前,寇译禾跃跃欲试:“指导员,我也想像班长一样!”

千里之外,寇译禾的母亲专门录制视频,向连队致谢:“寇译禾变得懂事了,每月还给家里寄钱回来,感谢‘沙家浜连’。”

一名士兵成长的背后,是一个连队的成长。

这些年来,“沙家浜连”官兵的脚步遍布每一个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那个从阳澄湖芦苇荡中走来的连队,步履清晰可见——

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堤坝上“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生死牌前,有他们的身影;调整改革中,“沙家浜连”所在旅整建制列装信息化装备,主动申请承担换装改训试点任务的承诺书上,有他们的名字……

新时代的士兵,正被“沙家浜连”深深影响和改变着,被雕出相似的筋骨,被刻成共同的样子。

刻进骨子里的认同,是他们给出的答案

一副碗筷擦得锃亮,茶杯里的茶水还冒着热气。

20多年过去了,当年在芦苇荡里养伤的36位伤病员之一、江南抗日义勇军部队机要员钱卓云生前这个习惯,妻子肖兴玉还一直保留着。

每天三餐,80岁的肖兴玉老人都会照样在餐桌上多摆副碗筷,多沏杯热茶。看着碗筷和茶杯,老人常常觉得,爱人就在身边。

距离肖兴玉老人家100多公里,紧挨着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一侧,是忠魂墓区。钱卓云老人的骨灰,就安放在这里。

此刻,纪念馆前人来人往,前来瞻仰的人们,为英烈们献上花环。

同一时刻,“沙家浜连”荣誉室里,下连后首次参观荣誉室的新兵们,正期待着一个视频连线的到来。

电话铃响了,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出现在手机屏幕里,她微笑着和年轻的战友们打招呼。这位老人,正是钱卓云的遗孀——肖兴玉。

“‘沙家浜连’的兵要有血性,练就过硬本领!”透过屏幕,张峰银牢牢记住了肖阿姨的叮嘱。

一次比武竞赛,刚刚参加完5公里跑的张峰银气喘吁吁。紧接着,仰卧起坐课目比赛开始。

由于已经消耗大量体能,张峰银感觉越来越吃力,汗水沿着额头流进眼睛。他拧紧眉头,看到了班长郭成成身后的那面“沙家浜连”连旗。

嘶吼一声,张峰银继续做下去。“你叫什么名字?”比赛结束后,一位领导问。“报告首长,我叫沙家浜!”张峰银回答。

这种对“沙家浜”3个字刻进骨子里的认同,是新一代“沙家浜连”官兵们给出的答案。

在肖兴玉老人眼里,这些“兵娃娃们”都是“沙家浜连”的好后生。她常常为官兵们讲述老伴钱卓云当年的故事。“沙家浜连”是肖兴玉老人的念想,她想让天上的老伴知道,“今天的‘沙家浜连’,越来越好了”。

2021年2月,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百岁老战士们,收到了习主席的回信——

你们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为党和人民事业英勇奋斗,期颐之年仍心系党史宣传教育,深厚的爱党之情令人感佩。

看完这封信,肖兴玉老人更加坚定了宣讲革命故事的决心。

“阳澄湖畔,虞山之麓,三九年的严冬,三十六个伤病员,高举共产党的旗帜,在暗影笼罩的鱼米之乡,埋着头流着血呀流着汗……”视频快要结束时,屏幕两端,肖兴玉老人与“沙家浜连”官兵们,一齐唱起连歌《你是游击兵团》。

上图:第83集团军某旅“沙家浜连”官兵在野外训练间隙合影留念。江志洋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