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引起高校师生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回忆起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研究成果时的场景,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戴琼海院士仍然感到激动和兴奋。
多年来,清华大学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提出了多维多尺度光场智能成像理论,并通过原始创新,研制出了“光电芯片”“成像芯片”“显微仪器”,引领了本领域的国际前沿。戴琼海说,未来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希望,继续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并加速成果落地,为中国打造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贡献。
培养紧缺人才,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表示:“要在‘文理融合、理工融合’等多种交叉协同创新中,不断体现高水平多学科体系的优势与特色,催生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生长点,打破学科壁垒,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
“一流的高校离不开一流的教师队伍。”中南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刘湘云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鞭策我们,要为教师提供更加有利于创新潜力迸发、有利于教书育人、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条件和环境。
“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对于即将走向教师岗位的北京师范大学研三学生王蓉而言,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是莫大的鼓励。“我将不断追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一为人师者的崇高目标,努力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王蓉说。
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特色’是我们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关键词。自然科学是这样,哲学社会科学更是这样,马克思主义学科要先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陶文昭说,建设一流的马克思主义学科,要有自信,也要在实践中努力创新。要紧扣时代脉搏,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基础研究牢固根基,加强应用研究服务社会。
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考察,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今天,在清华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
对此,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说,这既是对全国高校的勉励,也是鞭策。“十四五”期间,要继续传承“西迁精神”,进一步改革体制机制,使立德树人与科技创新彼此赋能,助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培养一流人才方阵,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在19日的师生代表座谈会上,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二年级本科生李润凤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自己和同学们的学习情况。李润凤印象深刻,在谈到当代中国青年时,习近平总书记用了“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八个字。
李润凤说,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寄予厚望。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教诲,热爱祖国、忠于人民,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 记者胡浩、王思北;参与采写:魏梦佳、毛伟、赵旭、谢樱、许祖华、陈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