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万里春耕图

——走进全国春耕备耕的壮美画卷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春天是满怀希望的季节。农人在广袤田野辛勤耕耘,春耕备耕已从南向北进入高潮。华南的早稻、南方的油菜花、华北的小麦,已经纷纷绿的绿、黄的黄,展现出盎然的生机。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开好局、起好步,保障粮食安全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意义重大。从东北平原到西南山区,从东南沿海到西北高原,一幅春和景明的春耕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新气象

——粮食安全抓得“很紧很紧”

河南省新蔡县,经过一个冬天,田里的麦子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不到两个月时间,麦苗就从刚及脚踝的高度往上长了约半米,密密铺展开去,绿色一眼望不到边。

绿色是春耕的底色,人们抢抓农时,把希望播种在春天。

千里之外的洞庭湖平原,一片繁忙景象。抓早稻集中育秧、促进双季稻生产,是今年湖南春耕的重点。由于早稻育秧成本较高、受灾风险较大,一些农民种植意愿不高。对此,当地积极为小农户提供专业化集中育秧社会化服务。

在沅江市,7.2万亩早稻实行集中育秧,财政每亩补贴180元,委托专业人员在温室大棚育秧,提高秧苗成活率,降低农户成本。

同时,各地还组织、奖补代耕代种。据湘阴县鹤龙湖镇种粮大户汤井阳介绍,政府每亩补贴240元,由种植合作社来育秧、耕地、插秧,“这些重活完成后,再由农户接手管理,大大便利了农户。”

新起点,新气象。我国明确今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要求稳口粮、稳大豆、增玉米。为了把粮食生产抓得“很紧很紧”,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完善种粮农民补贴政策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5日,全国已春播粮食17.2%,进度同比快0.5个百分点。冬小麦、冬油菜种植面积分别比上年增加300多万亩、400万亩左右,多数地区长势好于上年。

新趋势

——“黑科技”助力更优更强

近日,黑龙江多地迎来一场春雪,雪花飘飘洒洒,落在广袤的黑土地上,悄然融化。整地机械的犁铧划过沉睡一冬的土地,透出泥土的芬芳。

在北大荒集团洪河农场有限公司暗室叠盘育苗中心,农户们忙着放硬盘、装土、浇水,将叠盘放进暗室。

数据成为新农资,手机变成新农具……田野里的“黑科技”层出不穷,推动春耕备耕更优更强。

彩云之南,红土地上的果菜茶生产正忙。在昆明市富民县高原云果产业园现代化的大棚里,工人正查看草莓种苗长势,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阮继伟根据长势和气温,用手机调控温度、管理水肥。

科技正在为农业各环节插上翅膀。聚焦高产优质环保方向育种,实施保护性耕作方式保护耕地,机械化贯穿种植全程,节水灌溉推动绿色发展,“云备耕”极大便利农民……最传统的产业,如今却“科技范儿”十足,成为保障大国粮仓和百姓餐桌的底气。

新状态

——“三牛”精神引领不懈耕耘

海南三亚,白天气温已接近30摄氏度。在位于崖州区的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南繁基地,85岁的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天一亮就钻进绿油油的玉米地。他每天坚持下地,记录根系、叶片和果实长势,一待就是三四个小时,汗水常常浸透衣背。

年年到海南、一住就是半年,程相文已在这里度过了50多个春节。海南有独特的光热资源,能大大缩短农作物育种时间。每年有6000多名程相文这样的科研“候鸟”从事南繁育种,他们把汗水留在这里,把成果写在更辽阔的土地。

牛马年,好种田。放眼大江南北,从生产、科研到管理一线,处处能够感受到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

育秧、田间除草、打地开田……在云南省蒙自市草坝镇,天气逐渐炎热,农妇们一早就戴着五颜六色的遮阳帽忙农事。

“我们正全力做好插秧准备工作。今年通过积极做好保粮宣传,一些蔬菜种植户也开始买稻种准备种稻谷。”前进村党总支书记姜森耀说,经过十多年发展,蒙自市草坝好吃米稻业产销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当地一张名片,“种出好味道,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幅壮美的万里春耕图,展现的是希望的田野、丰收的期待,更是人们用勤劳创造幸福的信心。

(据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于文静、王建、李若琳、周楠、杨静、罗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