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短篇报告文学展现的是军旅生活和军人的故事,必须重视选择、开掘、提炼、表现等环节,才能做到让人物闪亮,让思想深刻,让故事感人。
在材料选择阶段,就要在那些看似平凡的人物和故事中,提炼出时代特质和时代精神。我们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中,边关有一代代军人用热血和汗水守护着,人们也希望能够了解戍边军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灵世界。新时代的边防军人,有知识,有见识,他们手中的武器装备越发现代化,他们的心灵世界也更加丰富多彩。
在近期的海岛系列短篇报告文学创作中,我深入到某船艇大队,选择高级士官群体进行深入采访,了解到他们二三十年间始终像螺丝钉一样铆在船艇上,把青春抛洒在航线上的感人故事。最终,我从中选择了虢忠锋、刘如军、朱鹏、刘利民等老兵作为主人公,先后创作了《心已融入那片海》《兵心逐浪》《海水的味道》《马达声声》《雨中的“红玫瑰”》等短篇报告文学作品,以展现新时代海防部队官兵练兵备战的火热激情和家国情怀。
开掘,就是在采访阶段有意识地向着广度和深度努力。既要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掌握人物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又要深入挖掘那些感人却又往往易被人们忽略的情节和细节,发现那些丰富鲜活的东西。这就要求创作者不仅要了解采访对象的生活环境,而且要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人物的成长经历、思想脉络和情感历程。这样才能通过个性反映共性,通过特殊性反映普遍性。在《听,风过界碑的声音》中,我既实地感受了某边防连指导员徐鹏与爱人刘琳的生活环境,也了解到他们一路走来的历程。《长白山上的军礼》中,我捕捉到一个动人的细节,那就是参军16年的老兵王献礼看到妻子和女儿在大雪中举着问候语欢迎自己回家时的真实反应。这一细节,触及到了人物和读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提炼,就是在构思加工的阶段,下功夫研究素材的内涵,寻找人和事中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底蕴,发现那些闪光且厚重的东西。军旅短篇报告文学篇幅有限,一篇作品不可能反映军人的方方面面,要捕捉到人物身上最具有代表性、最打动人的几个“故事点”。就像故事中的主人公在后来的采访中说的那样——“感觉不是我,但又真的是我”,这就是提炼的作用。提炼后,有时可以采取聚合方式,用相近的人和事创作一个专题或一个系列。有时,一个对象蕴含的内容比较多,就可以采取剖分方式,把一个人的事分开写成两篇作品。在边关系列创作中,对于同一个人物,我就采用双重角度来写。如写一级军士长朱鹏,就用《士官艇长》写他的青春奋斗,用《船艇的那双眼睛》写他的家国情怀。诸如此类的作品还有采写“候鸟老兵”刘长旺的《父亲的河》《你在天边也在我眼前》等。
表现,就是说作者要在创作阶段,提前做好谋篇布局,遵循事物发展的逻辑和人物性格形成的逻辑,把那些零散、平常、原生态的生活素材转化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军旅短篇报告文学创作首先要求真实性,但小说技巧并非不可以使用。如写《活成一株沙柳》中某边防连军医周金成,我用象征性的手法,以沙柳喻人,以周金成夹在行医笔记本里的一根沙柳枝条为线索,贯穿全文,使人物形象鲜活饱满。《乘风破浪的青春》《在官兵身后,家人用爱筑起堤坝》,采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通过一身身泥泞的军装、一只只磨破的手掌、一次次无畏的突击等“镜头组接”,增强作品的冲击力,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抗洪一线的子弟兵为了人民而拼搏的状态和力量。
一篇成功的军旅短篇报告文学,实际上是由人物、作者、读者共同完成的。人物在其军旅生涯中发挥的光和热有多少,作品的素材就有多少;作者在人物和故事的选择、开掘、提炼、表现方面下的功夫有多大,作品就可能达到多高、多深、多美的境界;最终,才可能在多大程度上引起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