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身边战士犯下的错误提醒官兵,最能起到“敲山震虎”的警示作用。这曾是我屡试不爽的带兵“法宝”,也是我引以为豪的经验心得。
然而,一次谈心交心,让我意识到这样的带兵方法虽然管用,但也需要把握好度。
今年年初以来,装备生产厂家技术人员来到连队面对面指导帮带,全连官兵一个个铆足了劲儿,都不愿错过这次提升能力素质的绝佳机会。那天,在专家的指导下,上等兵小张正专心处理一项技术难题,却被从连队匆匆赶来的文书打断了:“哨兵给连部打电话,问你怎么还不来接哨?”
由于一门心思扑在维修装备上,小张这才想起,他还担负着岗哨任务。抬表一看,离既定的交接时间只剩6分钟。慌乱之中,他拿起腰带跑向哨位,紧赶慢赶,总算没有误哨。刚完成交接,小张大气还未喘匀,恰巧碰上纠察检查,他因军容不够严整而被通报批评。
于是,在全连军人大会上,我责令小张作出检讨。随后的大会小会、集合点名,我都习惯性地以此为例,告诫担负岗哨任务的战士打好提前量,上哨前仔细检查军容风纪,不要像小张一样犯下类似错误。
经过我的再三督促和反复强调,近一段时间以来,连队官兵在岗哨执勤期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更加使我确信,把身边官兵的错误当“教材”十分有效。然而,当我一次次用“触手可及”的案例教育警示全连官兵时,却唯独忽略了当事人小张的感受。
那天晚点名,我照例用小张犯下的错误警示全连。熄灯后,小张敲开了我的房门。从他握紧的拳头和纠结的神情里,我看得出来,他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才鼓起勇气找我谈心。“连长,我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希望能得到你的原谅……可不可以不要再在全连面前批评我了……我感觉自己成了连队的‘异类’和别人口中的‘笑话’……”小张语带哽咽地诉说,让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实话实说,我并非有意针对小张,只是希望连队其他官兵以此为戒,不要重蹈覆辙,不料却对他造成了无形伤害。我不禁问自己,究竟什么时候才会不用小张的错误警示全连?是不是非要等下一个“冒泡”的战士出现,小张才会得到解脱?
从维护连队荣誉的角度看,用身边战士的错误警示官兵,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震慑作用,让大家绷紧遵规守纪的弦。然而,当事人在面对屡次批评所产生的心理震荡,同样不可忽视。
对小张而言,我的所作所为无疑是一次又一次残忍地揭开他即将愈合的伤疤。更让我后怕的是,如果小张没有鼓起勇气向我倾诉他内心的委屈与不满,而是选择默默忍受,那么长此以往,他内心只会滋长痛苦,对连队的认同感也可能随着我一次次所谓的善意提醒而消耗殆尽。
随后,我向他表达了歉意,并借此机会组织班长骨干展开讨论,引导大家在带兵过程中不要总是盯着战士们的错误不放,而应该在加强教育疏导的同时,多一些包容与关爱。庆幸的是,在我的努力下,小张很快从心理阴影中走了出来。
(田鸿儒、郭钱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