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迷彩服、作训鞋,戴上迷彩帽、白手套,整理好着装……
3月31日,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熄灯前,大部分人员正在洗漱,二班全体人员却军容严整,一个个像是要去参加升旗仪式的仪仗队队员。记者一打听,原来他们即将组织打扫连史馆。
谈起这一不成文的规定,二班副班长徐谦讲了自己的一次遭遇。两年前,徐谦还是一名刚下连不久的新战士,一次他洗漱完,穿着拖鞋直接去连史馆打扫卫生,刚好被指导员郑纪文看到。郑纪文便叫住他,指着连史馆里一面面锦旗对他说:“连史馆是连队崇高神圣的精神家园,珍藏着连队90余年的红色家谱,我们怎能在里面着装不整?”
“红一连”是诞生于秋收起义的红军连队,1927年“三湾改编”时,毛泽东曾亲自在连队发展了6名党员,建立了我军第一个连队党支部,开创了我军“支部建在连上”的先河。
那晚,在反映连队前辈战斗生活的雕塑和记录连队战斗功绩的荣誉旗前,徐谦羞红了脸。从那以后,他又慢慢了解到进入连史馆还有很多讲究——
在连史馆擦拭马灯、《战地日记》等历史文物时,要戴白手套,轻拿轻放;不能在连史馆接电话、视频聊天;不能将个人物品遗漏在连史馆;每次打扫完卫生,要对清扫工具进行一次全面清理,保持干净整洁……
二班班长欧后恭在“红一连”当兵快8年了,他入伍时就接触了一些不成文的规定。此后,这些规定逐步完善,尽管没有人将其记录整理、打印张贴,但一直代代相传下来,就连班内平时爱说爱笑的上等兵朱洪宜,到了连史馆,也立即变得安静严肃起来。
第二天上午,连队要在连史馆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开始前,欧后恭特意集合全班提要求、明确分工,然后所有战士穿戴整齐,拿着专用的工具走进连史馆打扫卫生。
进入连史馆内,中士张野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只见他戴着白手套,单膝跪地,小心翼翼从玻璃展柜中拿出一把军号,用一把小毛刷仔细清除上面的灰尘。军号旁边的注释写着:上河林战斗中,“英雄司号员”李云桃用过的冲锋号。
“对党史军史要永怀敬畏之心。”指导员郑纪文告诉记者,只有敬畏历史,才能更好地学习历史、传承历史、创造历史,确保连队血脉永续、根基永固、优势永存。党史学习教育开始后,连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一步完善红色家谱。
深夜,郑纪文还在埋头准备教育动员讲话稿。记者在讲话稿的开头,看到这样一段话:党史记录的是我们党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辉煌业绩和宝贵经验,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家史家谱一样,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