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军人修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由“兴国之光”谈艰苦奋斗


■乐 其

●不比待遇比付出,不比享受比贡献,拒腐蚀、永不沾,一辈子坚守初心,一辈子艰苦奋斗,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作风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延安后不久,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挺拔的身材,高高的鼻梁,不俗的谈吐,身上总是背着一架相机,采访对象从中共领导人、红军将领到普通红军战士和群众。他就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斯诺对延安的一切无不感到新鲜和振奋,当他看到红军领导人毛泽东穿打补丁的衣服、周恩来睡土炕、彭德怀身上是用降落伞布做的背心、林伯渠脸上架着用绳子缠着一条腿的眼镜时,断言:这是可贵的“东方魔力”,这是中国人的“兴国之光”。斯诺说的这种“兴国之光”,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党我军发展壮大的传家宝。早在井冈山时期,红军缺衣少粮,缺医少药,甚至连盐都吃不上。然而,艰苦的生活和极度的困难没有吓倒英勇的红军。一曲“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的歌谣,唱出了红军将士在井冈山上不畏艰苦、顽强奋斗的乐观精神。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国民党多年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几乎把延安逼入绝境。为了摆脱困境,党中央号召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毛泽东同志和大家一样开荒种菜,周恩来同志亲手纺线,朱德同志背着箩筐拾粪……这一切,不仅给广大军民以极大鼓舞,而且在党史上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艰苦奋斗精神,是一种强大的感召力和向心力。抗日战争极度艰苦的1940年,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回国考察、慰问抗日将士。毛泽东同志用自己亲手种的蔬菜招待陈嘉庚,菜肴中的一只鸡还是向老乡借的。而在不久前,蒋介石在重庆隆重设宴款待陈嘉庚,一顿饭便花费了800大洋。两相对比,陈嘉庚十分感慨:“中国的希望在延安。”“打断骨头还有筋,剥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剩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正因为如此,当年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向往延安,许多人克服重重困难,奔着宝塔山而来,汇集到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

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坚持与群众同甘共苦,不搞半点特殊。新中国成立后,尽管物质生活条件有了改善,但他们依然过着俭朴的生活,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毛泽东同志一件毛巾睡衣穿了多年,上面缀了73个补丁;周恩来同志用餐,一片菜叶抹碗底;朱德元帅常年家常便饭,称“粗茶淡饭最相宜”。老一辈革命家言传身教、以上率下,形成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今天,生活条件虽然好了,但艰苦奋斗这笔宝贵精神财富不能丢,奢侈浪费的习气不能沾,保持艰苦奋斗,就是保持共产党人应有的本色和作风。

艰苦奋斗有着深刻的内涵,不仅包含要保持崇尚节俭的生活作风,更意味着要激扬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我党我军诞生在民族危难之时,成长于艰苦斗争之中,不仅要面对强大的敌人,而且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物质生活极为艰苦。然而,正是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精神,我们从荆棘坎坷中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胜利之路。无论是井冈山斗争“横扫千军如卷席”,还是长征途中“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无论是抗美援朝志愿军身上的“谜一样的东方精神”,还是高原官兵“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贯穿其中的都是勇于担当、不怕牺牲、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精神。今天,在实现伟大梦想的征途中,我们更须发扬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革命精神,跨过新的“雪山”“草地”,攻克新的“娄山关”“腊子口”,不断续写艰苦奋斗的新篇章。

艰苦奋斗也是一道保持本色、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重读方志敏烈士的《清贫》,我们感悟到革命者的清贫节操和凛然正气。当年,方志敏被俘时,敌人不相信这位共产党的大官身上没有钱,反复搜来搜去,结果一个铜板也没有。方志敏在文章中透露,唯一的财产就是几套旧的汗褂裤和几双线袜。“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高洁的灵魂,铿锵的话语,直击人的心扉。学习革命前辈的艰苦奋斗精神,就要摈弃享乐主义,崇尚清贫精神,坚持与人民群众一块过、一块干,不比待遇比付出,不比享受比贡献,拒腐蚀、永不沾,一辈子坚守初心,一辈子艰苦奋斗,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作风。

历经百年征程,“兴国之光”依然闪耀。新时代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就要从党史中汲取丰富营养,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精神和历史担当,自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引领方向;就要像革命先辈那样,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许党报国强军的奋斗足迹;就要结合新时代要求和军队特点,聚焦备战打仗,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创造一流工作业绩,让艰苦奋斗精神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