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党史,有则故事使人颇受教益。1942年前后,宋任穷任冀南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兼冀南军区政治委员,他带领不足200人的机关干部和直属队,外要随时应对日军“扫荡”,内要应对旱灾、虫灾,组织生产自救。当时,没有食盐,大家就把盐碱地上的硝盐熬了当盐吃;耕地没有牲口,他就带着战士们拉犁,咬紧牙关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为此,当地老百姓称他是“咬牙干部”。
“咬牙”是忍受痛苦的表现,在这里所表现出来的无疑是一种担当尽责、坚忍不拔、攻坚克难、奋勇拼搏的精神。应该说,干事创业什么时候都少不了这种“咬牙”精神。
工作就是解决矛盾和问题,就是探索前行、开拓未来,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常有的事。在困难和挫折面前,需要我们打起精神、咬紧牙关,挺过这一关。只有把艰难困苦挺过去,把难啃骨头啃下来,越过崎岖和坎坷,才会有胜利的喜悦。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志往往缺乏这种“咬牙”精神,一遇见困难就发愁哀叹、怨天尤人,抱怨组织不该把自己放在现在的岗位,抱怨身边的人支持自己不给力,甚至感叹自己的命不好。在困难挫折面前抱这种态度,显然是意志薄弱、精神萎靡、斗志不坚的表现,不是革命军人和共产党员应有的态度。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好走的都是下坡路,难走的才是上坡路,越是接近成功就越艰难,越是艰难就越需要咬紧牙关,否则,或一事无成,或半途而废。任何事业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新情况新问题总会不断产生。在面对“新机”“危机”时,只有勇于直面困难挫折,敢啃“硬骨头”,敢于“咬牙”坚持,才能闯难关、破藩篱,开新局、创新绩。试想,如果没有革命先辈的“咬牙”,革命斗争如何取得胜利?没有志愿军将士的“咬牙”,何来以“气”胜“钢”的战绩?没有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咬牙”,中华民族如何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漫漫征途,唯有奋斗。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作风,以“咬牙”精神奋力前行。
(作者单位:66429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