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与渭水之间,秦岭侧畔,郑州联勤保障中心某仓库官兵就驻守在这里。
青山隐隐,一条大河绕着山脚蜿蜒向东,疾如烈马,奔腾而下。
向上游走,库区附近的河道中,横着一块巨大的花岗岩。这块要10多个人才能合抱的大石头,见证着仓库的变迁。
清明节临近,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兵重回部队。在这块大石头前,已有76岁的他停下脚步,微闭双眼,嘴唇颤抖,坐在一旁待了半晌。
“老兄弟们,我来看你们了,安息吧!”老兵柏学经走到河边,深深鞠躬,热泪夺眶而出。
记忆的闸门打开,柏学经为我们讲述了那场抢救国防建设财产的战斗——
1967年5月7日,午饭时间,暴雨倾盆。突然,河上游暴发特大山洪,河水借着秦岭山势像脱缰野马般倾泻而下,建设用的原木、施工器材等物资瞬间被卷入河水中。
连队副指导员黄清井扔下碗筷,带领官兵跑过去,手拉手跳进湍急的洪流中。一连几个滔天巨浪,卷走4名战友。很快,英雄群体的事迹经过各大媒体集中报道,传遍了全中国。
“当年,我就是被浪头拍在这块大石头上,才幸免于难。”柏学经回忆道。后来,英雄集体被上级授予“抗洪勇士”荣誉称号。柏学经荣立一等功,3次受邀登上天安门观礼,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又逢清明,柏学经等一批老兵回到曾经奋斗过的大山,看望这些永远留在这里的战友。
豫灵烈士陵园,柏学经站在3名牺牲战友的墓碑前,眼含热泪低声说:“黄清井27岁,王应寿20岁,张本礼只有17岁……”
没有人永远年轻,但牺牲的战友永远年轻。每当忆及过往,柏学经脑海中总会浮现出战友们的青春身影。
山上,松柏常青,一如他们永驻的英魂,永远年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