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伟大的历史起点


■李忠杰

“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习近平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在上海和嘉兴南湖举行,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100年跋涉奋进的历史起点,也是中国社会发生沧桑巨变的历史起点。回首100年前,党的一大是如何举行的,历史的红船又是怎样启航的呢?

星火初燃

1912年3月31日的《民权报》上,曾刊登了一则启事,名称居然是《中国共产党征集同志》。里面说:“本党方在组织,海内外同志有愿赐教及签名者,请通函南京文德桥阅报社为叩,此布。”此事下文如何,无从知晓,但它说明,早在1912年就已有人考虑建立中国共产党了。换句话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当时已呈一种必然的趋势。

近代以来的中国,在震荡中变迁。辛亥革命后的形势,要求进一步寻找中国发展进步的道路。以陈独秀为旗手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一批知识分子对中国命运的思考。

从19世纪末开始,马克思主义从三条渠道陆续传入中国,一条是西欧,一条是日本,一条是俄国。特别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震动了世界,也震动了中国。十月革命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李大钊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代表人物。

1919年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1920年初,李大钊公开号召仿效俄国在中国建立工人阶级政党。

1920年1月,陈独秀离开北京南下。有人回忆,李大钊用骡车送陈独秀去天津转上海,两人在车上商讨了成立共产党的事宜。后来,便一直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说。虽然有人质疑,但当时开始考虑建党,这是可能的。

1920年3月,李大钊发起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5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上海、北京的研究会同湖北、湖南、浙江、山东、广东、天津等地及海外的先进分子逐步建立联系,开始酝酿建党事宜。

同年4月,俄共(布)中央和共产国际派遣全权代表维经斯基来到中国,会见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商议成立中国共产党事宜。共产国际成立东亚书记处,在中国若干城市建立革命局,形成了一个组织系统,专事开展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工作。

1920年6月,在上海原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陈独秀与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等人商议成立新型俄国式的政党,曾考虑叫社会共产党。到8月,正式成立上海的党组织,最后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10月,在北京大学红楼李大钊的办公室里,成立了“共产党小组”。1920年底,北京党组织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共产党北京支部”。

从1920年8月到1921年春,中国国内先后有6个城市建立起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旅日、旅法的华人中,也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各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星火初燃,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问题提上了日程。

1921年6月3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取道欧洲来到上海,与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另一位共产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会合。他们与主持上海党组织工作的李达、李汉俊取得联系,交换了情况和意见。

共产国际代表建议及早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李达、李汉俊同当时在广州的陈独秀、在北京的李大钊通过书信商议,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随即,他们写信通知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和旅日的党组织,各派两名代表到上海出席会议。李达和李汉俊在一大筹备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日晨曦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上海黄浦江两岸的万家灯火还在夜色中闪烁之时,一轮红日已经在海天交汇之处透出了微微晨曦。

1921年7月中下旬,位于上海白尔路389号的博文女校陆续住进了一批教师、学生模样的青年人,名义是北京大学师生暑期考察团。一应事务都由李达的夫人王会悟照应安排。这里成为中共一大9名代表的临时住宿地,也作为会议的讨论场所。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开幕。会址就在李汉俊和他的胞兄李书城的住宅里。这是一幢临街的一底一楼砖木结构的旧式石库门住宅,青红砖相间的清水外墙,黑漆大门门楣上部有拱形雕塑花饰。

出席会议的人员是: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受陈独秀派遣的包惠僧。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作为共产国际的代表参会。

从7月23日到30日,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共开了6次会议。

在7月23日的第一次会议上,马林作了《第三国际的历史使命与中国共产党》的主题报告,尼克尔斯基介绍了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和俄国革命的情况。7月24日的第二次会议由代表报告各地情况,并选出纲领和工作计划的起草委员会。7月25日、26日,用两天时间起草文件。其他代表休会。7月27日、28日、29日三天的会议,连续讨论纲领、成立宣言和工作决议,对很多问题展开讨论,有的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7月30日的第六次会议是原定的闭幕会。马林、尼克尔斯基出席。准备就有关的争论问题发表意见,并作出决议,随后完成选举工作。

会议刚开始不久,一名陌生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说是找人。马林立即断定此人是侦探,建议会议中止。于是,大部分代表迅速转移,留下李汉俊等人善后。十几分钟后,两辆警车来到,法籍警官亲自带人进入室内搜查。

由于安全问题,会议无法继续在上海举行,决定转移。到哪儿去呢?选择地点的条件,一个是确保安全,一个是当天能够来回。有人建议到杭州西湖,租一条船开会,但都不符合这两个条件。最后接受了王会悟的建议,到浙江嘉兴南湖去开会。

南湖泛舟

嘉兴是江南古城,地处太湖流域,紧邻大运河,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称。在当时已经建起的沪杭铁路上,嘉兴位于中点,距离上海和杭州各有90公里,能够当天来回。

嘉兴南湖上有一种丝网船,常被用来供游人在湖上游览。做工精巧,结构考究,颇有金碧辉煌的味道,故被文人雅称为画舫。

在南湖召开的是一大“最后一天”的会议。但这“最后一天”到底是哪一天呢?长期以来一直没有确定。近年来,浙江嘉兴市委组织专家学者对南湖会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证,认为中共一大在南湖召开并闭幕的时间是8月3日。这是一个迄今最接近于事实的日期。

考证出的具体史实是:8月2日,王会悟等人乘坐从上海到杭州的104次早班快车,提前一天到嘉兴做好开会的准备工作。因没有雇到大号的丝网船,只好雇了一只中号的丝网船。其他代表于8月3日乘坐104次早班快车,于上午10点13分到达嘉兴。

上午11时许,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最后一次会议,在一艘缓缓划行的画舫上开始了。

南湖会议继续着上海30日未能完成的议题,先讨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这份15条约700字的简短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是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

接着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主要是决定今后党的中心工作和工作方针,并作出安排部署。

午饭后,开始讨论《中国共产党成立宣言》,围绕如何对待孙中山的南方政府和徐世昌的北洋政府问题,发生了不小争论,仍不能统一意见,最后“授权仲甫决定”宣言是否发出。

下午5时左右,天气转晴,湖面上一艘汽艇向画舫方向驶来。因有上海的经历,大家提高了警惕,立即藏起文件,摆出麻将牌,装扮成游客。汽艇从画舫一边驶过。知道这是当地士绅的私人游艇,大家才松了一口气,会议继续进行。

最后一项议程,选举中央领导机构,决定暂不成立中央执行委员会,先建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李达负责宣传。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南湖会议完成了在上海开始的所有议程,通过了主要的文件。下午6时左右,会议在轻轻齐呼“第三国际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声中闭幕。

梦想启航

一大在上海的开幕和在南湖的结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1956年2月,董必武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后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钜。”1963年12月,董必武应邀为中共一大南湖会址题写了一副楹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由于党的一大先后在上海和嘉兴南湖两个地方召开,所以党的诞生地包括两个地方。上海是主要诞生地,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是历史的必然;在南湖诞生是历史的偶然,但偶然中也有必然。2017年10月31日,习总书记带领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红船。习总书记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但如何以形象化的标志物代表和展示党的诞生这件大事,颇有难度。南湖上的游船,由于一大的召开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南湖红船形象鲜明,很自然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标志。但上海的作用怎么体现呢?有什么能与红船媲美的标志物呢?近年来,我们看到了一个石库门的图案,还有一句“从石库门走向天安门”的话,很有创意。

习总书记早在2005年6月21日,就在光明日报发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一文,明确指出,“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

南湖红船代表和昭示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中国共产党这艘历史性的航船,承载着党的初心和使命,劈波斩浪,经历了种种艰难曲折,胜利地驶过了100年的航程,还将继续驶向新的未来。

(作者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版式设计/方 汉 吴宗燕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