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信仰的家”:千万里我找寻着你


■张 瑶

那个时间段里的他,是富翁,怀揣着一大包金条;是高官,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是乞丐,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讨饭续命。

他叫刘启耀,身份反差的背后,是这样一个撼人心魄的寻党故事: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根据组织安排,刘启耀留在苏区坚持斗争。一次血战突围中,刘启耀负伤,不省人事。深夜被冻醒后,与党失去联系的刘启耀来到原来藏身的山洞,取出掩埋在乱石中的金条、银元,这是长征前组织让他保管的党的经费。他把这些金条、银元装入褡裢后,穿上烂棉袄,戴上破斗笠,拎上讨饭袋,踏上寻党之路。

一年后,当刘启耀千辛万苦找到党组织后,已经瘦脱了相,而褡裢里党的经费,他未动分毫。

党是什么?党是“信仰的家”。回家,是亘古以来潜藏于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一股原始动力。正是这股力量,驱使着人们跋山涉水、排除万难,与家人团聚。正是这股力量,让漂泊异乡却心有所系的人,不感到孤单无依。在党的历史上,再难再险再苦也要回到党这个“信仰的家”的共产党员,何岂刘启耀一人?

大将许光达誓言“死不退出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两度与党失去联系,两度重新找到党组织。长征开始后,在一次突围后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漆鲁鱼,一路行乞寻找党组织,从瑞金来到汕头,又辗转到上海,直到1937年10月才在重庆找到党组织。闽东苏区失陷后,曾志从福建找到广州,后来又到上海,“尝尽了失群孤雁的辛酸苦辣”,历时20个月终于重新“投进了党的温暖怀抱”。

“我是有家的孩子”,这句充满幸福感和归属感的话,折射出身份对一个人的极端重要性。党员身份,在很多很多党员心里,比命还重要。当这个身份因为某种原因“失去”时,他们便会苦苦找寻。

江苏泗洪的张道干,1946年因为党支部遭到敌人破坏而失去党籍证明。为恢复党籍,他苦苦寻找了入党介绍人近70年。从青春少年到耄耋老人,岁月蹒跚了脚步,但从不曾迟滞寻党的步伐。恢复党籍后,回“家”的张道干先做了两件事:上交保存了70年的党的经费,补交了70年的党费。

河北新乐的王建国,1947年复员还乡时丢失了党组织关系。为证明自己是党员,他从河北步行到南京和上海找先前的领导。直到1998年恢复党员身份,50多年里他始终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

当年,有多少共产党员英勇就义,又有多少共产党员叛变投敌,在提到共产党员就令人毛骨悚然的白色年代,这一个个历经百转千回提着脑袋寻党的共产党员,在漫漫途中刻下了对党忠诚之坚定、革命精神之无畏、回“家”信念之执着。

这些共产党员,寻找的是党、是灵魂的归宿、是终身的信仰。为了回到党这个“信仰的家”,多少共产党员,思想上坚信不疑,意志上坚忍不拔;多少革命军人,灵魂中坚实熔铸,行动上坚定不移。正是在“信仰的家”,让血肉之躯拥有了超越艰难险阻的力量,让境界因之提升、人格因之升华、事业因之兴旺。

当年,一个最初只有50多人的小党,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最终能改写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能完成“创造一个新的社会”的精神洗礼,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仰的家”里有一大批忠诚的孩子。今天,时代环境变了,寻党的故事不可能发生了,但党这个“信仰的家”,更需要我们用一言一行去维护、用一举一动去建设,更需要全体党员对党倾情一生笃信、尽其一生追随、穷尽一生践行。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院)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