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出台,为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重要遵循。意见强调,“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防止政策养懒汉和泛福利化倾向,发挥奋进致富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
贫困群众依靠党的好政策和自己的勤劳双手摆脱了贫困、改变了命运。为了让包括脱贫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需要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让乡村振兴的引擎更快运转起来。本期专题让我们从国内三地的发展实践中,感受乡村的强劲发展动力。
陕西省商南县
以工代赈带动勤劳致富
3月20日,走进陕西省商南县富水镇龙窝村,通村水泥路两侧随处可见崭新的两层小楼。房前屋后,花园、菜园交错布局,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一抹春意。
最引人注目的是散落在村庄各处的猕猴桃产业园,该村14组村民韩礼泉正在田间忙碌。听说村里将成立专业合作社、建设猕猴桃产业园的消息,此前常年在外地打工的韩礼泉决定回到家乡,参加这个以工代赈项目。
“平整土地、修建道路、种植果树,村里很多人都参与了,定期结算工资。这样不仅比外出打工挣得多,还方便照顾家人!”韩礼泉说,去年,他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在猕猴桃产业园打零工等共收入5000多元,村里还帮他重建了2间砖混结构的新房。
以工代赈是通过组织农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获取劳务报酬以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帮扶政策。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的项目,往往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前期工作简单、务工技能要求不高,方便贫困群众充分参与。
2017年5月,接到帮扶龙窝村的任务后,商南县人武部联合村“两委”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支柱产业。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汤继涛展示了龙窝村以工代赈的“账本”:修建8座便民桥,约11公里的道路完成硬化,全村19个组全部通了水泥路;新建300米长的河堤,保护耕地和房屋;对6个组的自来水水源、输水管道进行改造提升;对高压线路进行改造升级,增加3座变压器,解决部分村民小组电力线路老化、电压低的问题。
龙窝河、黄柏河两条河流穿村而过,给村民出行带来不便。为此,2018年,龙窝村将便民桥建设列为以工代赈项目上报县发展和改革局。获得批准后,该村便组织发动村民参与工程建设,建桥修石坝。17组村民朱锋就是参建的一员,收到工资2200元。朱锋还通过土地流转、打零工等方式参与村猕猴桃产业园建设,当年便实现脱贫。
一手抓设施,一手抓产业。商南县人武部和村“两委”大力发展猕猴桃、茶叶、食用菌、漆树等特色种植产业。如今,行走在龙窝村,道路两侧的低矮山坡上,到处是青翠的茶园和果园,同民居、公路、丘陵、森林一起构成一幅秀丽的风景画。
“开展以工代赈,让村民用自己的双手获取报酬,不但村里的基础设施大变样,而且村民增收更稳定、更有保障,精气神更足了。”56岁的原村委会副主任沈哲海说。
同龙窝村一样,商南县全县126个村(社区)都通过用好扶贫政策、开展以工代赈,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迈向全面小康。今年年初开始,全县各村庄都瞄准乡村振兴的新目标,规划出全新的路线图:完善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将食用菌、猕猴桃、茶叶、中药材等产业做大做强,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当前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延长产业链,重点开展猕猴桃深加工,生产猕猴桃汁、猕猴桃干等,提高产品附加值。”谈起未来的规划,汤继涛信心满满。
(李治军 余守义)
湖北省利川市
民居改造掀起旅游热潮
3月21日一大早,湖北省利川市毛坝镇楠木村村民陈红章和妻子田凤菊便来到自家开办的民宿打扫卫生。随着天气渐渐回暖,前来住宿的游客一天比一天多,夫妻俩每天都把空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普通的山村,大部分村民靠外出打工为生,村里留守老人和儿童居多。利川市将旅游开发与精准脱贫工作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品质良好的乡村民宿产品,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2018年春天,陈红章便将自家老房子改造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吊脚楼。按照当地奖励政策,政府补贴1万余元,免费提供木料,银行还提供了5万元免息贷款。
利川市是巴楚文化交融地,土苗风情浓郁,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接续推进,全市开展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在进行危房改造的同时发展乡村旅游,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如今,借助发展民宿产业,很多青年回乡创业,村里的人气渐渐旺起来。
“交通不通,一切成空;交通一通,一通百通。”山青村大学生村官向俊介绍,以前的老书记、老主任带领乡亲们开山炸岩,在山壁上凿路。如今,全村都通了水泥路,汽车直接开到家门口。以前有的村民去村委会要步行3小时,现在1个小时就能驱车到达利川市主城区。
如今的山青村不仅有3家高山茶企业、1家高山蔬菜和药材种植合作社,还利用危房改造的契机,发挥土家族建筑风格民房保存完好这一优势,发展康养旅游和民宿产业。
兴办民宿,是让农民回到最熟悉的地方用熟悉的方式生活。家住白鹊山村的向志昭、向志云两兄弟都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过去靠外出打工谋生。2017年,两兄弟回乡将自家闲置住房打通,合称“兄弟民宿”。全家老小齐上阵,种菜、做农家饭、唱龙船调、表演摆手舞……“当年就挖到第一桶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统计,2015年至今,全市共解决21.4万余户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同时重点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少数民族村落产业经济。
利川市不仅是少数民族地区,还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齐岳山脚下的汪营镇齐岳桥村“童话小镇”,就是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发展起乡村旅游。
“我是农民,我爸爸和弟弟是军人。我们身上既有土地的血脉,也有红色的基因。”项目负责人覃发中说,“发展乡村旅游,我们不仅想带领村民一起致富,还想将革命的故事传承下去。”
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村庄发展起集红色教育、民宿、餐饮等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产业。利川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詹艳芬介绍,目前已发展形成涉及80多个村、近1500户经营户的民宿产业,创造直接就业岗位6000多个,间接带动3万多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下一步,我们将实施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补短板措施,注重民宿产业升级,创建更多的五星级民宿、金牌民宿。力争到2022年,民宿经营户达到2000户,把利川建成全国知名民宿旅游目的地。”
(黄 韧 刘 崭 罗玉岚)
新疆石河子市
主动脱贫播撒致富希望
仲春时节,边疆大地乍暖还寒。
“咦,这是什么?”3月20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市西营镇的一家马鹿养殖场,只见一间100多平方米的圈舍里,有十几只像马又像鹿的动物。不少慕名前来的游客被眼前这群动物吸引,隔着护栏不停拍照,还有人拿出手机开始直播。在这家马鹿养殖场大门口,挂着“特色养殖示范基地”“残疾人扶贫助残基地”两块牌子。
养殖场负责人名叫王秀芝,原在兵团148团西营棉纺厂工作。1983年的一次事故让王秀芝失去了右手,一家人的生活也一度陷入贫困。偶然听说养殖马鹿可以挣钱,王秀芝拿着借来的资金,开始了建设养殖场的计划。高温酷暑、手打血泡、手臂脱皮……王秀芝始终咬牙坚持,还自费到大学进修畜牧兽医管理专业。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养殖场开办得有声有色。
“我从来不相信身体的残疾会影响我的人生,我相信付出就会有收获。”在她的带动下,当地不少贫困群众加入到马鹿养殖的行列。
家住西营镇的李国珍夫妇都是残疾人,因行动不便,只能靠打零工糊口。得知马鹿养殖的信息后,他们也主动提出加入进来。
由于缺少资金,李国珍夫妇的养鹿计划遇到瓶颈。王秀芝便主动出资帮他们建起80平方米的圈舍,以每头马鹿优惠4000元的价格,为他们提供了10头成年鹿。不到2年时间,李国珍夫妇就实现脱贫,年收入超过2万元。
为了带动更多的人脱贫,王秀芝牵头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30余户贫困户走上致富道路。通过提供种鹿入股等方式,她在兵团第八师152团和第六师新湖农场与人合作办起养殖分场,发展特色旅游观光和农家乐,每年吸引游客超过5万人。2016年,王秀芝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如何将养殖产业进一步做大,惠及更多群众?如今的合作社已成立专门电商销售团队,将马鹿生态养殖的照片和视频上传到互联网上,同时开办网上商城,进一步扩大市场。
“下一步,合作社计划扩大经营规模,新建占地70亩的马鹿养殖基地。以养殖产业为核心,引进先进技术,推动鹿产品深加工和产品创新研发,同时发展养殖观光和农家乐等文化旅游项目,打造一条成熟的马鹿养殖产业链条。”王秀芝说。
(金 钊 易正源 贾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