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于都河畔,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在初春艳阳的照耀下巍然矗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这里出发,开始了伟大的长征。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这是纪念碑侧边围栏上镌刻的一首诗。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志愿讲解员余玉兰告诉记者,这是陆定一所写的《长征歌》第一首,描述的是当年红军夜渡于都河开始长征的情景。
当时,敌人派重兵围追堵截、步步紧逼。为了隐蔽战略意图,避免被敌机轰炸,红军昼伏夜渡,每天下午架桥,次日凌晨拆除。
“为了架浮桥支援红军渡河,于都城内几乎家家户户都把门板卸掉了,一位老人甚至把留着做棺材的木板都拿了出来。”余玉兰告诉记者,周恩来曾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在于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中央红军顺利渡过于都河,踏上了漫漫长征路,揭开了中国革命崭新的一页。
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一幅特殊的中国地图吸引了记者目光,地图由80双草鞋拼成。据纪念馆馆长蓝华英介绍,长征前,苏区妇女和老人们,为红军赶做了一双双结实的草鞋,期盼他们穿着草鞋打胜仗、早日凯旋。
当年,余玉兰的爷爷余士茂,跟随红军大部队从于都开始长征。“爷爷在于都河畔告别新婚不久、怀孕两个多月的奶奶,跟着红军一起出发了。奶奶等啊盼啊,满头青丝成华发,也没能将爷爷盼回来。”谈到这里,余玉兰眼眶有些泛红。
在赣南苏区,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瑞金沙洲坝杨荣显一家“八子参军,壮烈牺牲”;兴国高兴乡邱会培“全家革命,满门忠烈”;兴国籍烈士李美群“马前托孤,义无反顾”……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年轻将士们的心中燃烧着信仰的火炬,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开启一场史诗般的远征,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一往无前。
渡过于都河,红军一路上浴血湘江、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在敌人重兵围追堵截中一走就是两万五千里,最终到达陕北,走出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期间来到于都,他特别叮嘱:“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好了,一定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中央苏区的老百姓们。”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当年,苏区人民倾尽全力支持党和红军。党从来没有忘了苏区人民,从来没有忘了初心与使命。这些年,在中央省市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赣州市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了区域性整体脱贫,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如今,在当年于都人民帮助红军摆渡、搭浮桥的于都河上,已建起多座大桥,其中3座分别被命名为红军大桥、长征大桥、渡江大桥。苏区人民用这样的方式传颂当年的感人故事,表达对党和人民军队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