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请原谅爸爸不能时常伴你在身旁。希望你长大后也能像爸爸一样保家卫国……”摄像机前,火箭军某导弹旅四级军士长何治川说到动情处话语哽咽。
近日,记者来到火箭军某导弹旅“地下龙宫”采访,适逢任务官兵利用训练间隙组织录制最想对家人说的心里话。
“战备值班一线是和平时期‘离战场最近的地方’,也是最能触动军人心灵的地方。”二营教导员万佳伟介绍,每逢重大演训任务,旅里都会组织官兵录制战前留言、撰写战地家书,在一场场与自己、与家人的“心灵对话”中,深化思想认识,扛起使命担当。
起初,这项活动卓有成效。但一段时间下来,也有官兵感到,这些留言、家书写来写去都是一个模样,面对镜头、拿起笔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活动缘何流于形式?该旅党委通过调研了解到,是其组织模式出了问题。
“处于和平环境,让军队持续保持旺盛的战斗精神本身就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程。”某发射营教导员姚佳锋说道,通过录制战前留言、撰写战地家书等方式激发官兵的职业认同感、使命感,归根结底属于仪式教育,诚如临战动员,仪式教育最忌多而不精、华而不实、流于形式。
“教育是铸魂育人的事业,任何一种教育都有它的目的和规律,切不可‘未知全貌,予以置评’,更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该旅党委一班人结合学习贯彻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达成几点共识:
其一,今后组织战前留影留言,应结合重大演训任务,切不可随意开展;其二,活动开展前应穿插形势战备教育,着重把当前形势、风险挑战讲清楚,提升官兵忧患意识;其三,在形势战备教育中重点讲述身边人身边事,用最靠近战场的故事和精神鼓舞官兵、塑造官兵。
“涂丕琛,这个时候你已不再仅仅代表你自己,你的成绩就是全营的成绩……”采访中,记者旁听发射二营一堂形势战备教育课发现,教导员万佳伟深情讲述“战士涂丕琛5公里武装越野掉队后,连长张建一路鞭策鼓励”的故事,让台下官兵深受触动。
准备向旅“全能号手”发起冲击的中士张雄说,从涂丕琛的故事中他深刻认识到:身处战备值班一线,个人岗位虽小,但早已与国家安全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走下课堂,来到摄像机前,张雄把胸膛里的激情转化为朴实的语言,说给鼓励他参军报国的双亲。其他官兵也纷纷上台吐露心声。
“这种‘一朵云推动一团云,一棵树摇动一片林’式的教育,会产生润物无声的效应。”该旅政委周吕胜说,“就像被积雪覆盖过的麦田,来年开春,那些被浸润过的地方,长出来的嫩芽将会更加茁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