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埃塞俄比亚一家医院给中国第6批援埃塞军医专家组寄来一封信,感谢他们不惧疫情、克服困难,带来珍贵的医疗帮扶和紧缺的医疗物资。
谈起第6批援埃塞军医专家组,许多人都不约而同提到一个人——重症医学科医生林清暑。已执行医疗援助任务一年多的林清暑,不论是在中国同事还是在当地医生的眼中,都是一个极其值得信赖的人。
在埃塞工作期间,林清暑将相当多的精力放在了一件事上——呼吸机的应用培训。“对于抢救急危重症病人来说,呼吸机是必备的医疗器械。”林清暑介绍说,由于多种原因,当地一些医护人员使用呼吸机基础比较薄弱,甚至抱有“病人一旦使用呼吸机,就意味着救治希望渺茫”的错误认识。
“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培训辅导,让他们转变观念。”林清暑下定决心。介绍控制面板、讲解各个模式、解析不同参数,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只要有病人需要呼吸机治疗,他都会边治疗边给当地医护人员进行现场讲解。经过不断努力,当地医护人员从一开始不敢独自调整呼吸机参数,到现在可以熟练精确调整、自主操作抢救。看到他们的进步,林清暑感到非常欣慰。
除了呼吸机使用培训,林清暑还是医院救治危急重症病人的带头人。精湛的医术,让他一次次获得埃塞同行和病人的高度认可。
“战创伤的重症病人治疗,在埃塞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挑战。”去年12月的一天,当地医院转来一位伤情严重的男性病人,到院时已昏迷。经诊断,病人为失血性休克、腹腔脏器开放伤、重度颅脑挫裂伤、侧颅底弹片存留,被直接推入ICU抢救。
经过抢救,病人意识逐渐清醒,血压回升,病情有所好转。此时,林清暑紧皱的眉头并没有松开:“存留在侧颅底紧临颈内动脉处的弹片,必须立刻取出,若稍有移位,随时可致大出血甚至死亡。”
情况很棘手:弹片周围密布重要血管和神经组织,稍有不慎就可能划伤大血管,手术难度很大。只要有一丝希望,林清暑都不愿放弃。他迅速组织病例讨论,召集神外、口腔、放射等相关医护人员,详细查看病人情况、反复研究影像资料、认真分析弹片位置、深入探讨手术入路、精准制订麻醉方案……经过大家共同努力,这位病人终于从死亡边缘被拉了回来。
“除了高精尖的医疗技术可以挽救生命外,患者康复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悉心护理。”林清暑时刻不忘将自己的工作理念传授给当地的医护人员。
新冠肺炎疫情在埃塞蔓延时,林清暑和战友们多次组织全院防护知识讲座,规范消毒流程、进行相关培训,呼吁当地民众减少不必要的接触。自疫情发生以来,该医院治疗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达300多例,林清暑所在的ICU更是担负了所有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抢救治疗工作。时至今日,ICU的医护人员无一人感染,所有重症患者无一例死亡、全部康复出院,出色的工作赢得了院方的高度赞赏。
大爱仁心暖他乡。“新的一年,我会和战友们一起努力,帮助更多的当地民众摆脱病痛,为他们带去健康的希望。”林清暑说。
上图:林清暑(左一)和当地医护人员讨论患者病情。张 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