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历久弥新的红色魅力


■刘  建 封  涛

扫描二维码
观看视频

“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么是家乡啊。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当优美的旋律响起时,相信很多人的脑海里就会浮现电影《洪湖赤卫队》的画面:冉冉升起的朝阳,洪湖的万顷碧波,英勇机智的赤卫队员……

电影《洪湖赤卫队》于上世纪60年代上映,向观众展示了洪湖地区农村革命斗争的壮阔图景,揭开了那段珍贵的红色历史记忆。影片插曲《洪湖水浪打浪》也广为人知,传唱至今,与电影内容相互映衬,呈现出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红色经典魅力。

洪湖地区,是湘鄂西苏区首府所在地、红二方面军的摇篮、洪湖赤卫队的故乡。在这片红色水乡,广大民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抵抗反动派的剥削和压迫,保卫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政权,电影《洪湖赤卫队》讲述的故事正是以这一段历史为背景。因此,电影在叙事手法、主题表达、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上都保持了鲜明的时代特色,艺术再现了上世纪30年代那段荡气回肠的革命岁月。电影在开篇就介绍了故事的时代背景——“洪湖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1927年,党领导洪湖人民,在全国秋收暴动的影响下,掀起了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摧毁了反动统治,建立了红色政权。1930年夏天,白匪乘红军开辟新区之际,纠集豪绅恶霸卷土重来,妄想复辟。”以洪湖赤卫队队员前行身影和文字叙述构成的开场镜头,将观众瞬间带入到那个特殊的年代。

电影《洪湖赤卫队》根据同名歌剧改编,将歌剧艺术和电影表现手法结合起来是这部影片的一大特色。在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中,这部电影获得了最佳音乐奖。电影中,除了插曲《洪湖水浪打浪》传唱至今,《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白匪军,虎狼心》《万杆红旗迎太阳》等插曲也随着影片剧情的推进适时引入,既烘托了人物的丰富情感和内心活动,也与故事内容相配合。歌剧艺术巧妙地融入到电影的叙事之中,唱演交相辉映,这种特殊的运用在影片上映的年代非常新颖,即使如今看来也并不过时。

讴歌英雄的家国情怀,表现英雄坚守正义、英勇斗争、敢于牺牲奉献等可贵品质,是红色经典电影恒久不变的主题。电影《洪湖赤卫队》深刻勾画出性格鲜明、信念崇高的革命者英雄群像,塑造了很多经典的荧幕形象。其中,共产党员韩英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当面对白匪以屠杀全体乡亲们为要挟,逼迫老百姓供出赤卫队的下落时,为保护群众和同志,韩英挺身而出,制止了敌人的暴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韩英坚贞不屈、英勇无畏,“为革命,砍头只当风吹帽。为了党,洒尽鲜血心欢畅”的唱词,彰显出韩英忠诚于党、为革命无惧牺牲的光辉形象。

除了韩英,影片还塑造一系列情感饱满、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影片中,韩英母亲被敌人抓来劝降韩英,即便看到遍体鳞伤的女儿时心如刀绞,但她仍然顾全大局,激励女儿要不惧敌人胁迫。赤卫队大队长刘闯虽然有些莽撞,但他忠诚刚强、作战勇猛,最终克服了自身缺点,加入红军队伍。张副官机智勇敢,为赤卫队传递秘密情报,在掩护韩英脱险时主动暴露身份、壮烈牺牲。还有坚强不屈的洪湖老百姓,面对敌人的恐吓威胁仍誓死不屈,绝不出卖赤卫队和韩英。影片的最后,洪湖赤卫队配合红二军团消灭了敌人,许多赤卫队队员参加了红军,奔赴新的战场。坚贞勇敢的革命队伍终将迎来胜利的曙光。影片中众多英雄人物形象身上展现的斗争精神和必胜信念,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激起人们克服艰难险阻、不断争取胜利的信心和勇气。

作为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作品,电影《洪湖赤卫队》的影响力是深远的。影片在全国放映后,刘闯、韩英等经典形象家喻户晓,成为很多人学习的榜样。如今,洪湖地区的一些街道和建筑依然保持着当年石街小巷、古朴木屋的风貌,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成为人们探寻洪湖赤卫队足迹的红色教育基地。多年来,当地民兵队伍赓续先辈们“不怕牺牲、勇于吃苦、敢于奋斗”的光荣传统,在防汛抗洪、疫情防控等阵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英雄的精神鼓舞人激励人,艺术的力量感染人塑造人。今天我们再次品读这部电影,仍能唤起内心的情感共鸣,激发出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这就是红色经典电影的魅力所在。

图片制作:贾国梁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