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我将把我整个的生命无条件地交给党,交给世界上最伟大崇高的事业……”狱中的林道静眼中闪着泪光,望着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这是小说《青春之歌》中,主人公林道静入党的情节。她历经考验,经过多次精神洗礼,完成了从懵懂学生到一名共产党员的成长蜕变,唱响了激昂的青春之歌。
作家杨沫创作于50年代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塑造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民族解放战争中成长起来的青年知识分子。小说讲述了从“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期间,北平一批爱国青年踊跃投身革命的历史过程。
1914年,杨沫出生于北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后因家庭破产以及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6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历时六年的小说创作中,杨沫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作品中。知识分子这一独特的题材、丰满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对女性心理细腻的刻画,使得这部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印刻在几代中国人的青春记忆里。
主人公林道静是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人物,她跌宕起伏的成长经历就是一部发人深省的“人生启示录”。与鲁迅小说集《彷徨》中刻画的不少青年知识分子形象类似,那个年代的很多青年学子有着渊博的学识和远大的理想,但个人难以挣脱的桎梏让他们备感彷徨。想投海自尽的林道静被北大学生余永泽所救。和余永泽在一起后,林道静逐渐认识到他身上的自私与平庸。他只关注个人名利,让林道静感到失望。窗外,国家正处于危患之中。窗内,个人的小家能够岁月静好吗?自己的生命之火不能只燃烧在个人的悲喜之中。
“九一八事变”如晴天霹雳惊醒了国人,大批青年学生投入到救国救民的浪潮中。在北大学生卢嘉川的引领下,林道静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参加了青年学生的解放运动……她曾经的失望和悲观逐渐消失,“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和满足”。她看到了自己应走的路,“首先就要求得中华民族的解放,然后才有我们个人的出路和解放”。这是林道静在精神意义上的觉醒。
后来在定县做教员时,林道静认识了地下党员江华。她进一步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也深切了解到农村百姓的贫苦生活。林道静产生了彻底的革命意识,“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
革命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革命者不仅需要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还需要灵活的头脑和丰富的经验。林道静被派往北平组织学生工作,因缺乏斗争经验被叛变者利用,使得革命力量受到冲击,林道静陷入悔恨和自我怀疑中。在第二次被捕入狱时,共产党员林红鼓励林道静,被捕不是生命的终点,应该重新振作起来,坚守到最后。狱中的生死考验让林道静越发坚强起来,庄严的入党誓词让她意识到自己“已经在解放人民、解放祖国的战场上成了最英勇最前列的战士”。“一二·九运动”爆发,林道静带领北平学生抗争在救亡图存的战线上,彻底将自己的命运“和千百万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她直爽,热情,有济世救民的理想,并且有求其实现的魄力。”多年之后,有人这样评价杨沫。其笔下的林道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书中的许多人和事基本上都是真实的。”杨沫在初版后记中这样写道。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杨沫亲眼目睹过许多年轻战士浴血奋斗、舍生取义的英勇事迹。“为青春的英雄们作传”,这一强烈的愿望感召着她书写了这首青春的赞歌。
合上书,我思绪万千。今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祖国的青年一代依然展现着特有的青春风采,续写着新的青春华章。“2003年非典的时候,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来保护你们了”,这是疫情防控阻击战中,“90后”和“00后”的医务工作者们郑重许下的诺言;“我是从贫困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得到过党和政府的资助和培养,希望将来能为祖国和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扶贫路上,扎根大山的黄文秀,向老师吐露的心声……
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年轻的我们一定会像前辈那样,用肩膀扛起如山的责任,用实干唱响新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