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问自己“工作为什么、在职干什么、身后留什么”,坦坦荡荡做人、兢兢业业做事,以博大胸襟和无私品格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
在党的历史上,有许多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怎样对待名利地位,作出了表率。1955年秋,许光达得知自己被提名授予大将军衔,深感不安,连夜写下“降衔申请”:“我扪心自问:论德、才、资、功,我佩戴四星,心安神静吗?”“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实事求是地说,是微不足道的……”最终“降衔申请”未被采纳,许光达被授予大将军衔。“让衔”不成,许光达又打报告,要求降低行政级别。这一次他得偿所愿,行政级别由四级降为五级。
许光达的一让再让,让我们看到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革命军人面对荣誉利益时的清醒、谦逊和敬畏。事实上,还有许多党员都曾“让”出过一段佳话。让出岗位、房子、车子的“将军农民”甘祖昌,“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的战士王杰,等等。这些共产党员在“你多我少”的抉择之际,在“你大我小”的权衡之际,在“你上我下”的进退之际,让出了境界觉悟,立起了标杆榜样。
同时,我们也不妨想想,作为共产党员,又该去“争”什么呢?
全军挂像英模林俊德用行动告诉我们:共产党员应该积极争取为党和人民作贡献的时间和机会。林俊德一生为国铸核盾,在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到去世的最后20多天里,他以病房为战场,和时间赛跑:生命的最后8天,整理移交了毕生积累的科研试验技术资料;最后1天,强忍剧痛,坚持伏案工作长达74分钟……这种舍身报国的“大我”姿态,无疑是每名党员学习的楷模。
科学家钱学森用工作实绩告诉我们:共产党员应该争“一口气”。1955年,陈赓将军在和钱学森见面时问:“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答:“为什么不能搞!外国人能搞,我们中国人就不能搞?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此后,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咬紧牙关、自力更生,先后实现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以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种舍我其谁的担当进取,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
相对于“让”,“争”同样是一种鲜明态度。“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争在危机四伏的雷场,一句“你退后,让我来”,感动无数国人,展现铁血风采;三夺“金头盔”的飞行员蒋佳冀在一次高风险课目试训时,要求第一个试飞,他说“遗憾的是,我只能为祖国牺牲一次”;抗疫战场上,那一声声“我是党员我先上”,让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开篇中写道:“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正因如此,许多优秀共产党员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在利益诱惑面前始终保持定力,在困难挑战面前永远冲锋在前。奋进新征程,我们都应常补精神之钙,常思肩头之责,凡是党的事业所需、人民利益所在,不管面临什么样的艰难险阻,不管遇到多么大的风浪考验,都拿出雷厉风行的作风、担当务实的精神、改革创新的勇气,勇往直前、攻坚克难。同时,常问自己“工作为什么、在职干什么、身后留什么”,坦坦荡荡做人、兢兢业业做事,以博大胸襟和无私品格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