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辽宁铁岭的一个山村里,有一座雷锋纪念馆。这座雷锋纪念馆并不大,远远看去就像是一排学校的宿舍。它坐落在村子的南隅,陪伴着一条蜿蜒远去的小河。馆前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下,是一尊雷锋同志手握钢枪、英姿飒爽的铜像。
走进这座纪念馆,我才知道,铁岭是雷锋的第二故乡。半个多世纪前,这里曾经生活过一名伟大的战士。从1962年3月16日,雷锋带领运输连4班在国防工程施工地执行运输任务开始,直到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他都一直驻扎在铁岭县横道河子镇下石碑山村。雷锋和战友们在这里学习和生活,和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也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1962年5月2日,那个风雨交加的傍晚,雷锋雨夜送亲人的故事,就发生在今天雷锋纪念馆选址的地方。讲解员说:“就是从纪念馆所在位置开始,雷锋在大雨滂沱中,护送着母子三人,走了十几里的山路,把他们安全送到了目的地。”
雷锋救助的那位大嫂,名字叫作纪玉春。那天她带着两个孩子从黑龙江哈尔滨市辗转来到辽北农村,要去章子沟村探望公婆。没想到,路过雷锋单位驻地下石碑山村时,突然天降大雨。雷锋见母子三人没有带雨具,行李也比较多,而且在当地也没有别的亲人,就主动取来了自己的雨衣、脱下自己的军装外套给他们遮风挡雨。到了纪大嫂的公婆家,浑身被雨淋湿的雷锋谢绝了一家人的挽留,又走了十几里的山路回到了部队。当晚,他把这件事记录在自己的日记里,并没有跟其他战友提及。雷锋因公牺牲后,大家在整理雷锋遗物时,才发现了雷锋日记里的这个故事。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离开她们(纪大嫂)家的时候,风雨仍然没停,她们都留我住下。我想,刮风、下雨、天黑,算得了什么?一定要赶回部队,明天照常出车。我一边走一边想着:我是人民的勤务员,自己辛苦点,多帮人民做点好事,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但是“纪大嫂”是谁、在哪里,当时并没有人知晓。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雷锋同志的题词发表后,学习雷锋的热潮蓬勃兴起。在哈尔滨工作的纪玉春看到报纸上刊载的雷锋事迹后,才知道去年雨夜送自己和孩子回婆家的好心人已经牺牲了。悲痛过后,她主动找到了报社记者,把这个故事报道了出来。在之后的日子里,纪玉春被雷锋无私的精神感动着、激励着,把学习雷锋精神融入实际工作中,多次获得各级授予的“学雷锋先进个人”称号。她还四处义务宣讲雷锋故事,就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一个真实的雷锋,知道这样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就像一团火,可以照亮很多人前行的精神之路。
1974年,纪大嫂的孩子徐富斌长大成人,也积极应征入伍。在部队里,他努力学习、积极工作,通过严格的筛选,像当年的雷锋叔叔那样,也成了一名汽车兵。退伍后回到地方工作,他依旧自觉地用雷锋精神指引自己……
雷锋作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已经离开我们快60年了。但雷锋精神,永远在中华大地上不断延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雷锋,从未离开。今天,我们依然能在很多地方看到雷锋的印记:雷锋班、雷锋车间、雷锋号、雷锋小学、雷锋中学……雷锋在中国人的道德高地上,永远是不可替代的价值坐标。他就是一颗超越时代的恒星,其身上所具有的信念能量、大爱胸怀、忘我精神、进取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大道至简,最崇高的精神往往孕育在最平凡的事业当中。雷锋日记中曾有这样一行文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是影响了雷锋一生的一句话。当初,雷锋与家乡湖南望城县县委书记张兴玉走在路上时,一脚踢飞了一颗螺丝钉。谁想到,张书记上前弯腰捡起来,擦干净后郑重交给雷锋,“留着,会有用处的”。一弯腰、一句话,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言行影响了这个年轻人的一生。1962年牺牲前,雷锋还在日记里感慨:“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如今,我们再想起雷锋的这句话时,便格外有感触。倘若14亿中国人、9000多万党员都能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民族复兴便指日可待。
抚今追昔,信仰永存。50多年来,每年的3月5日,全国上下都会掀起学雷锋的热潮。这些年来,更有许多的“活雷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时候,“雷锋”们挺身而出,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在具体行动中。他们很多人都不愿意宣扬自己的名字,更愿意人们把自己当作是“雷锋”。在高原大漠、在风雪边疆,戍边卫士们弘扬着雷锋同志“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的高尚革命精神,奉献热血青春,守卫万家灯火。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凸显了提倡雷锋精神的重要性: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在迎来党的百年华诞的时刻,我们更应该自觉向雷锋同志学习,劳动在希望的田野,奔跑在闪光的大道,拼搏在巨浪的潮头,怀着理想,奋发有为。